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預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2-09-01

瀏覽數 17,850+

預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
 

本文出自 2002 / 9月號雜誌 第195期遠見雜誌

在1980年代初,人們就已經知道大公司不可能一手包辦所有事,因為太昂貴,也太複雜。公司總部再度瞭解到釋出作業控管權的必要,公司稱這些做法為外包,或者縮編,跟著便能節省不少成本。但我鼓吹的觀念相當不一樣,我將它稱為酢漿草組織(Shamrock Organization)。組織就像三葉瓣構成的酢漿草一樣,葉雖三瓣,仍屬一葉。三葉瓣分別代表核心工作團隊、約聘人員及彈性勞工,我認為這是公司保持必要彈性的一種方式。我擔心若是倉促分割企業以節省支出,管理者將會扼殺老字號公司的歸屬感,遲早他們會感到後悔。

一個無所不能的公司,現在看來似乎只是打腫臉充胖子的想法罷了。合夥與結盟盛行,像是航空公司聯合劃位、車廠聯合採購等;在網際網路與全球資訊網的撐腰下,大公司與對手聯盟,以期壯大聲勢或增加研究預算。有幸能參與這些活動令人振奮,但這樣的新改變只是凸顯了老問題的迫切性:你如何管理無法完全掌控的事物?你如何信任陌生人?你如何對約聘單位產生歸屬感?

我相信,電子時代會出現新的大象與跳蚤混合形態,跳蚤更多,大象則更少卻更大,這樣的職場將是怎樣的世界呢?資本主義將何去何從?而當我們看重的是知識與技術的價值,而不再重視可見的土地和資產時,資本主義將如何演變?我們將如何管理富可敵國、不斷擴充的新公司?這些公司又該向誰負責?隨著網際網路帶來的天涯若比鄰,我們的社會將如何適應一個虛擬世界呢?稅賦如何徵收?民族國家會延續下去嗎?而像公司一般的群體,也會朝大象與跳蚤這兩極發展嗎?

管窺新資本主義世界

如同二十年前的鑑往知來一般,我認為現在也可以管窺二十年後的新資本主義世界。或許即將出現的情況我們不願樂見,但如果我們不先瞭解未來的發展舞台,奢談去規劃我們及下一代的生活。

我的兒子是一位演員,他整整在戲劇學校待了三年,就光學走台步及擺身段。畢業後馬上認清現實,雖然他的最愛是傳統舞台劇,但他必須從事電影及電視的工作才能餬口。這兩種表演舞台需要的技巧可不同於傳統舞台,但戲劇學校從來沒有認真地教導過這類表演技巧。當現實和過去、及你的想像截然不同時,還教導學生為那樣的現實作準備,真是不實際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而教育與現實生活脫節,讓人難以謀生,是不是夠道德,也值得商榷。

我接受的也是老式教育,絕不足以讓我成為一個跳蚤,我在本書(即是《大象與跳蚤:預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天下文化出版)稍後會詳述我的童年養成教育。我相信,那時我們絕大多數人,並未真的有其他選擇。不過,至少有些時候,我們也得活著像跳蚤,就像自主性高的現實生活演員一樣。事實上,當公司的財富來自於員工個人及其腦力時,公司其實可視為一個跳蚤聚落,這種觀念比起將組織看成是由股東持有的人力資源集合體,要來得健康多了。

本書有許多我個人的影子,某種程度上,可說是我的自傳。自傳有時會淪於自戀,最後就是死後留給兒孫緬懷。不過,我的人生經驗,正可說明脫離大組織世界,以自主生活的轉變過程,所以我就不藏私了。我認為未來幾年,許多人必須面對跳出大象棲息地,自立門戶改當跳蚤的轉變。對有些人來說,這個時機可能來得很快。許多人會選擇終生當一個跳蚤,鐵飯碗誠可貴,自由獨立價更高。我希望個人的跳蚤經驗,能提供各位參考,讓您的未來更有趣,生活更有意義。

跳蚤如何學習共同生活?

舉例來說,跳蚤如何共同生活?在組織機構工作時,我每天出門上班,如果不出差,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內人伊莉莎白白天和我各忙各的,孩子、父母及休閒是我們共同的興趣交集。伊莉莎白一直是位獨立的女性,她很訝異我會把寶貴的光陰賣給一個組織。然而,當孩子長大,我又變成個體戶,不必每天通勤上下班時,夫妻倆又該如何安排我們的生活呢?早幾年我研究過企業主管的婚姻形態,倒是能提供一些線索;不過,我們也發現,要妥善利用跳蚤的新工作模式,我們必須徹底改變既有的生活方式。

跳蚤是如何學習的?我常說,求學時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已經解答出來了,答案就在老師的腦袋或他的教科書後面,我的任務就是把那些答案轉移到我的腦袋瓜裡。當我進入公司任職時,我也抱著相同的假設:上司或那些顧問,一定有解決的辦法。當我發現得靠自己解決問題時,我很震驚,而且許多問題都牽涉到人際關係,這些學校可沒教。學校在這方面比以前稍有改善,但進步有限,我個人對這個教育改革問題,有自己的看法。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我們應該感恩,因為畢業後的學習是有趣多了。

我從藝廊、戲院、電影院、音樂廳學到的東西多於教科書,旅遊能讓人浸淫在其他文化一段時間,也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最佳寫照。旅遊讓我們用不同的觀點來看自己的世界,重新檢視週遭太熟悉以至於視而不見的事物。美國、印度及義大利,三個截然不同的文化授我良多。義大利托斯卡尼(Tuscany)地區的人說,「活著就是要享受午餐,」他們懂得享受人生,也知道努力工作,結合休閒與工作而自成一格;充滿自由氣息的美國,教我期待未來、塑造未來;印度克拉拉省(Kerala)則證明了只要有妥善的指引,社會主義結合資本主義,可以化貧困為富足。

但我學到最重要的教訓,是從一些無中生有的人身上,瞭解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我稱這些人為現代煉金師(alchemist,這個說法取材自我與伊莉莎白在1997到1999年之間創作的一本書)。熱情是推動他們創新產品、或追求理想的驅力。他們認真而後知不足,進而追求必要的知識與技能;他們不怕失敗,埋頭苦幹;不談失敗錯誤,只論學習經驗。學習的祕訣就在於那股熱情,聽起來似乎有點怪,但我認為它正是學習成功之鑰,不論層次與年紀一律管用。可惜的是,大象組織裡,不常聽到熱情這個字眼;講究紀律的學校,也很少把熱情放在嘴邊。

能自由掌控自己的時間是獨立自主的最大好處。過去我習慣配合組織的要求與同事的需求,安排我的休假;不必和別人(當然要和老婆商量)商量,就能自主安排休假,那真是一大樂趣。不過,要妥善安排個人時間,就得訂出輕重緩急,懂得選擇與拒絕。而這也需要你去找出成功的定義為何,你要先認清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與生活的目的。一開始,你只是在兩種抉擇中自我檢視,到最後,卻會像是宗教上的心靈追尋。

在大型組織中生活的一個好處,就是可先將這種心靈追尋暫時擺一邊,金錢、地位與身分會伴隨職務而來。將時間賣給一家公司,就代表你接受它們對成功的定義,至少在你賣出的那段工作時間裡,你是接受的,對我們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段工作時間近年來愈拉愈長。等將來你不在公司任職時,你就會出現自我定位的危機。當我還在溫莎古堡工作時,經常受邀參加許多豪華的社交活動;人在人情在,離開後也沒人來邀約了,對許多人來說,我們夫妻好像不存在似的。

發現自我,肯定自己

一位朋友問我,「你怎麼稱呼獨立自主後的自己?你總不能一直說自己是『前督學』吧?」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我說,「我就是我,查爾斯‧韓第。」

這位女性友人語帶懷疑地說,「夠氣魄!」的確,參加一些會議時,沒有正式組織頭銜的那種赤裸裸的感覺,我著實花了一些時間去調適。內人並不瞭解我的問題所在,她從來沒有職銜,也不認為有此必要。我常認為女人比男人早熟,不過,或許沒有了大象的保護,男人也能很早就發現自我。

天生我才必有用,重點是如何人盡其才,換取最佳報酬。錢非萬能,沒錢也萬萬不能。演員具備特殊技能,他們的演藝生涯是一連串的短期演出與「休息」,我的兒子務實地認為休息就是進修與自我發展。我認為對大部分人來說,生活也大致如此。

不過,演員有經紀人來為他們造勢、談合約、打理雜事,讓演員能專心表演,秀出專業。跳蚤也需要經紀人,只不過名稱不一樣罷了,有的叫職業介紹所、管理顧問公司,甚至叫共同商會的也有。我很幸運,有一心要把我捧成名家的出版商,以及兼為人生與事業伙伴的賢內助。事實上,我注意到多數電工、水管工及其他工匠個體戶,他們都有一位合夥人統籌一切行政事務。

本書會一一探討上述議題。老實說,本書揉和了我個人的回憶與偏見,不過,我比較喜歡稱它們是想法與信念。它們是我的人生體驗,因我深信真正的學習要透過生活來體現、實踐與驗證。當然,不見得所有體驗都是正確的,但整合起來,它們成為我的信條,成為我觀察不同世界的方法,成為我對未來的希望與恐懼,以及我的人生哲學。

無論如何,我心知肚明,以個人人生體驗為素材,免不了會招致「你做起來當然容易啦」、「誰像你一樣是天之驕子啊」、「不是對每個人都行得通啦」等批評。我的一切成就不是信手拈來般地容易,當然,我在起跑點時的確接受了精英教育,最重要的是我娶了一位不同凡響的女性,在我可以選擇安逸工作、提早退休,無聊到因此早點進棺材時,她堅信我們能夠、也應當掌握自己的生活,她給了我當一隻跳蚤的勇氣。

反正,多數人不會羨慕我現在的寫作及演講工作,因為這樣的生活既孤單又恐懼。所以別真的從事我的工作,我只希望本書能鼓勵讀者,在未來那麼不一樣的世界中,譜出自己動人的生命樂章。(潘東傑翻譯)

《大象與跳蚤:預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

作者:查爾斯‧韓第

譯者:潘東傑

出版日期:2002年9月15日

天下文化出版

定價:330元

作者簡介

查爾斯‧韓第

英國當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師,重要著作包括《覺醒的年代》(The Empty Raincoat)等,已在全世界銷售超過一百萬冊。他曾擔任殼牌石油經理人

、倫敦商學院教授,以及皇家藝術協會主席。

本文即摘自其最新出版的著作《大象與跳蚤:預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

譯者簡介

潘東傑

輔仁大學會計系畢業、淡江大學俄研所碩士。現任職中視新聞部國際新聞室。譯有《十個改變一生的思考方式》、《力挽狂瀾》、《年輕創業萬萬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