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2019年以前可說是全球最熱門的觀光聖地之一,但今年疫情爆發後,門可羅雀的中央公園、帝國大廈觀景台、第五大道、時代廣場與自由女神像等景點,有種恍如隔世的悲哀。
在這個十分不平靜的2020年,新冠肺炎在中國(China)武漢爆發後,全球已經逼近7000萬人確診、超過150萬人死亡,這場堪比二戰後最嚴重的疫情和驟變,已讓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恐慌,不僅許多國家遭受醫療資源匱乏的打擊,看似毫無未來的產業、經濟晦暗,更令許多業者無語問蒼天。
回到最初,原先大部分人認為只會在中國擴散的病毒,在WHO主席譚德塞輕忽和一味讚揚中國的政策下,使得許多國家面對病情徹底措手不及──加上過去西方人的熱情、不戴口罩的迷思和薄弱的防疫觀念,成了這場浩劫下,難以挽回的無奈。
在全球,目前還是美國的病例數最高──1500萬確診和30萬人死亡的惶恐,大概是許多台灣人都難以想像的荒謬──近乎瓦解的生活習慣、職涯發展、家庭破裂,生離死別的磨難更是煎熬。
《紐約時報》便直言:「我們正處於戰時狀態。」
紐約,2019年以前可說是全球最熱門的觀光聖地之一,每天都有破百萬人次造訪,但今年疫情爆發後,門可羅雀的中央公園、帝國大廈觀景台、第五大道、時代廣場與自由女神像等景點,有種恍如隔世的悲哀。
1970迄今最嚴重的經濟災難
《紐約時報》報導,紐約市的失業率達16%,是美國其它地區的兩倍之多,預計今年的所得稅收入將減少20億美元,加上僅有1/3的飯店有人入住、曼哈頓公寓閒置率達到頂峰,都是許多人從未預料過的狀況。
紐約比世界上其它的大城市都還熱鬧得多,疫情的嚴峻也讓整區近3萬5000人死亡、數十萬個工作機會消失,即便能抑制病毒的傳播,也無法控制對經濟的威脅。
許多經濟指標表明,紐約將面臨長期的金融危機,這是1970年代迄今最嚴重的。
美國前國家官員理查拉維奇(Richard Ravitch)說「我們正處於一場悲劇的邊緣,而且這場危機將更加嚴重,我不知道這座城市將會發生什麼。」
曾經繁華的街頭卻異常蕭條
這場新冠肺炎疾病的大流行,迫使紐約人在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上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並阻止遊客造訪這座城市,許多文化和娛樂景點至今依然封閉,這一年來,紐約鬧區的飯店業失去了44%的工作機會,對該市的稅收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
專家強調,紐約市的收入三大支柱是銷售、個人收入和財產稅,而銷售是第一個最被牽連的影響,第二季下降了35%、年初至今下降了15%。
在曼哈頓的主要街道上,曾經有遊客和上班族絡繹不絕,但如今店面卻空無一人,連知名連鎖店也退租,折扣連鎖店Century 21也宣告破產,景象頗為蕭條。
然而,根據目前的狀況顯示,要重新回到辦公室工作的機會似乎還很遙遠,調查發現,只有1/4的雇主期望年底前讓員工回到辦公室上班,但有超過一半的雇主決定明年七月才重新回到辦公室。
由於各種為生活所迫的亂象,紐約街頭的槍擊事件也增加,這使得一些紐約人逃往郊區,各大企業也重新開始省思辦公場所需要與否的問題,這種徹底結構性的改變,在今年以前真的令人難以想像。
(圖片來源/creative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