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南韓經濟光芒再現

張玉文
user

張玉文

2002-06-01

瀏覽數 21,300+

南韓經濟光芒再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2 / 6月號雜誌 第192期遠見雜誌

今年5月31日,全球注目的焦點集中在南韓和日本,因為這兩個國家聯合主辦的世界盃足球賽,在這一天揭開序幕。

南韓和日本共享運動場上的榮耀,但是在其他領域,尤其在經濟上,這兩個國家的表現卻是南轅北轍。

韓國已經從1997年金融風暴的廢墟中重建,成為全球低迷經濟中,少數展現強勁活力的經濟體,朝鮮虎再度發威。反觀日本,這個曾是韓國政府和企業界努力學習的對象,經濟已陷入沈滯十年,還看不到新的生機。

從金融風暴中重生

韓國自從五年前的金融風暴以來,政府積極整頓金融體系和企業,成效令外界驚豔。美國《紐約時報》甚至表示,南韓已愈來愈被視為世界級的經濟體。

五年前南韓遭金融風暴重創,外匯存底迅速流失,銀行壞帳率高達13.6%,韓國各大財團負債累累,岌岌可危。而現在,南韓又再度累積了108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也在去年8月還清國際貨幣基金(IMF)的200億美元貸款;銀行壞帳率降至3.4%,達到國際標準可接受的範圍,而且,南韓的銀行在2000年虧損達310億美元,去年已轉為獲利380億美元。

此外,今年以來,南韓的工業生產、消費者信心都上揚,失業率下降。南韓股市則持續去年的榮景;去年韓國股市在外資推波助瀾之下,漢城綜合指數上漲了25%左右,全球表現僅次於俄國。綜合韓國官方和其他經濟研究單位的估算,南韓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介於4%~5%,在全球低迷的經濟中,這種表現大概僅次於中國大陸(中國官方估計今年成長7%)。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南韓目前已建立更好的經濟基礎,來面對全球的不景氣。

在經濟重振的樂觀氣氛中,南韓企業也展現雄心。韓國最大企業──三星電子,是全球最大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製造公司,並已擠下易利信(Ericson),躍居全球第四大手機公司。去年,三星電子擁有的專利數目,居全球第五名。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三星電子的市值有可能超過日本的Sony。美國《Fortune》雜誌則指出,三星電子逐漸晉身全球一流的科技公司,而且已經是一家真正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

重整成功的現代汽車,去年是全球獲利最佳的汽車公司之一。現代汽車在4月中旬宣布,矢志躋身全球前五大汽車公司之一,隨後不久即斥資10億美元,在美國阿拉巴馬州設立一座新廠。

放手讓不佳企業倒閉

身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南韓,五年前落魄到必須靠IMF伸手相助,現在朝鮮虎再度發威。最主要的原因是,金融風暴以來,南韓政府展現了改革的決心,交出亮麗的成績;結果,不但使南韓經濟重新站穩腳步,而且國內消費者的支出激增、外資大量湧入,進一步推升南韓經濟。

曾在南韓和日本都待過多年的韓國會社主席葛瑞格(D. P. Gregg)就很讚賞南韓的改革行動力,他說,「在韓國,如果某個東西不管用了,他們就會把它丟掉,或者把它打破,總之他們會採取行動。但是日本人就會再慢慢觀察,希望摸摸弄弄之後,它會自然變好。」

不怕讓企業倒閉,最能說明南韓政府整頓經濟的決心。在企業改革方面,從1997年金融風暴到現在,韓國前三十大財團中,有十六家消失了,有些是所有權移轉了,有些則是倒閉。例如,南韓政府放手讓原為南韓四大財團之一的大宇集團在1999年宣告破產。

在金融改革方面,根據美國《Business Week》的報導,南韓的兩千四百家金融機構關閉了四分之一,約六百家。

此外,目前約有四千名在過去曾任職銀行主管的人士正遭到政府調查,以瞭解他們在任職期間是否有金融上的不法行為。

除了改革奏效之外,南韓近來的經濟活力,有很大原因來自消費支出大增。南韓政府減免貨物交易稅,並鼓勵、要求銀行把貸款的主要對象從大企業擴大到個人和家庭,都達到鼓勵消費的效果。因此,去年南韓零售商品的銷售額成長11%;目前個人及家庭的貸款金額高達2650億美元,占銀行及非銀行貸款的一半,其中家庭貸款金額在四年內成長了50%。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南韓人努力消費,信用卡公司最清楚。去年南韓人刷卡購物和預借現金的金額達443兆韓圜(約新台幣12兆元),從1998年以來,刷卡金額平均年成長率高達90%。麥肯錫公司(McKinsey)統計,兩年前,南韓平均每人持卡一.八張,目前已提高到四張。《紐約時報》甚至形容南韓持卡人「為了更偉大的崇高目標——創造國家的貿易順差,所以不再壓抑自我」。

消費者努力花錢,雖然有助於活絡經濟,但也引發物價上漲的壓力。目前房地產和消費者物價指數都走高,例如,南韓一般的公寓在去年價格上漲了三分之一。

因此,南韓中央銀行在5月7日突然宣布升息,以免市場資金浮濫,物價失控。

娛樂工業表現亮眼

除了南韓人努力為國消費以助經濟之外,外資對南韓經濟的推升也功不可沒。南韓經濟表現亮麗,吸引外資湧入,從1998年以來,已吸引了520億美元的海外資金,幾乎是之前四年的一倍。

南韓股市也受惠於外資。從去年9月到今年5月初,漢城綜合指數幾乎上漲了一倍,背後的最大推手就是外資。目前外資持股占南韓的38%,外資更占每天股市成交量的三分之二。

為了吸引外資,南韓總統金大中進一步放寬外國人投資南韓銀行、房地產、股市的限制,預定在今年稍後也將取消大部分的外匯管制。

南韓最近的經濟表現,還有另一個為人稱道之處,那就是南韓致力經濟的多元化,成績之一就是娛樂工業的蓬勃發展。英國《經濟學人》指出,南韓的產業比其他亞洲國家更多元化,包括資訊工業、汽車、造船、鋼鐵、服務業。

南韓政府為了降低整體經濟對製造業的依賴,因此近年來積極發展娛樂工業,成效不錯。金大中明白宣示娛樂工業是「關鍵性成長產業」之一,這意味著娛樂工業和資訊、半導體業一樣,可獲得政府在出口方面的協助。《金融時報》指出,南韓已成為亞洲新興的娛樂「動力中心」。

被稱為「韓流」的南韓娛樂勢力吹拂亞洲各地。目前,南韓的流行樂團如HOT樂團風靡台灣和中國大陸;南韓的電視連續劇擄獲新加坡觀眾的心,去年南韓電視劇外銷亞洲的金額達8000萬美元;南韓的電影在紐約和倫敦參展都獲得好評;南韓的網路電玩軟體,居全球領導地位。

南韓娛樂產業的興起,最早從音樂開始。韓裔美籍的年輕人把美國流行文化中的「嘻哈音樂」(hip-hop)引進南韓,打造了風靡亞洲的韓國流行音樂。

此外,南韓的電視台和有線電視音樂頻道在激烈競爭之下,分別造就了成功的電視連續劇和音樂錄影帶。南韓政府嚴格限制外國電視節目的進口,也是一大助力。

中國威脅浮現

在南韓反敗為勝的故事中,潛藏著幾項憂慮:中國大陸崛起成為低成本的全球製造基地,威脅到南韓製造業;北韓民生凋敝,恐將拖累南韓;最近南韓政府在經濟和金融改革上出現縮手的跡象,原因之一是今年底南韓將舉行總統大選,改革若是引發失業率上揚,恐將影響選情。

為了化解這些威脅,南韓政府希望推動南韓成為東北亞的國際商業及物流中心。綜合美國《Business Week》和《紐約時報》的報導,南韓將在近期通過立法成立三個外國投資區,提供區內企業多項優惠,例如,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在區內設立區域總部的企業,將免徵公司稅十年;英語也將和韓語並列區內的官方語言。

從早年名列新興工業國家「亞洲四小龍」之一,到最近從金融風暴的重挫中重建,南韓政府和企業已通過多項考驗。接下來的考驗更加嚴格,但是如果成功的話,收穫也將更加豐美。正如眾信顧問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韓國分公司副董事長盧尼(J. P. Rooney)所說,「南韓正面臨最後的衝刺:一旦經濟規模再成長一倍,南韓就會成為真正的已開發國家。」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