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工務局長吳孟德說,高市去年發生水災,是因為「外省人來得太多了」。這話引起軒然大波,逼得他要辭職。其實,這類的話,比吳孟德更大的官,不知說過多少次了。現在請看一則新聞報導的開頭:
「針對一年多來的政局混亂,前總統李登輝昨天說了重話。他批判說,台北會特別亂,甚至成為『亂源』,主要因為台北是『外來政權的大本營』。如果立法院在台北無法合乎比例地反映民意,可以改到中南部開會,『讓那些背離主流民意的人體會,什麼才是台灣主流價值!』」
大家也許還記得,這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在台聯立委「國會研習班」上講的話。這話令人難懂:立委是人民選出來的代表,誰有資格、有權力否認他們代表民意?若他們在台北開會不能反映民意,為何到中南部開會就能反映民意?
李先生的思維邏輯,似乎與常人不太一樣,叫人跟不上。他十多年來念茲在茲的「外來政權」說,就有點莫須有。他以為那是個巨人,趕忙提槍躍馬殺上前去,實際上不過是一架風車而已。這麼一折騰,不僅李先生個人累出心臟病來,追隨他的人也被「幽靈」附了體,日夜難安,兩朝政府都得了「恐懼外來政權併發症」,弄得疲憊虛弱,什麼正經活也幹不下去了。
誰是「外來政權」?李前總統自己說過,「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就算國民黨是外來政權,那可是歷史的事實啊!就像荷蘭人、鄭成功、日本人都治理過台灣,能把歷史的進程拉回來重新走過嗎?美國獨立建國之後,未批評英國是十三州的「外來政權」。人能面對歷史,承認歷史,是心智的成熟,精神的健康。
主政十三年,又完成了政黨輪替,李前總統對外來政權仍然戒慎恐懼、咬牙切齒。此時重點已不是國民黨,而是少數幾個「前朝舊臣」,如連戰、宋楚瑜、馬英九。連、宋是陳水扁手下的敗將,東山再起,談何容易。馬英九有全國性的知名度,但未必有全國性的票源。何況「李登輝學校」的學生,已提出總統候選人的「台生條款」。即使此路走不通,將來也必有其他的防堵方法。
這十多年來,好像「外來政權」厲害無比,李登輝先生及其徒眾不堪一擊,以致無心也無力於政務。原來繁榮昌盛的台灣,如今百事待舉,無論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在走下坡。民眾心裡著急,希望能趕快穩住局面。
現在把話說清楚就好了:根本沒有什麼「外來政權」,別再自己嚇自己了。那個「外來政權」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心病。心病一除,萬事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