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台灣海峽氣氛緊張。究竟台中美三方緊繃,誰有制霸全場的王牌?《遠見》發現,全球化的定義正在改寫,世界秩序解構、重組。台灣應認知三大現實。首先,單極邁向雙極,但全球化不會踩煞車。第二,西方圍堵中國,冷戰與熱戰並行。第三,高科技供應鏈重組,走向二軌模式。11月美國大選在即,不論川普、拜登誰出線,台灣都必須走出自己的路,不隨中美雙方起舞,更不應該淪為兩大強權的「代理戰場」。
這是1996年以來,台海局勢最險峻的時刻。但弔詭的是,這竟也是41年來,台美關係最緊密的時刻。
台美中角力的戲劇張力,在9月17日繃到最高點!
當日,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抵台訪問三天,這是1979年台美斷交以來,美國最高層級的官員來訪,是台美關係的重大突破。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