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環保議題受關注,仰賴永續生力軍

地球與環境學群 ○環工所 ○地質所 ○天文所 ○海洋工程所 ○地理所 ○大氣所

編輯部
user

編輯部

2020-09-17

瀏覽數 66,30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在前瞻基礎建設和各式開發案與環境保育拉扯下,亟需地球環境人才的專業評估。
在前瞻基礎建設和各式開發案與環境保育拉扯下,亟需地球環境人才的專業評估。

本文出自2021研究所指南

酷暑天氣變多了!地球發燒的新聞隨處可見,極端熱浪與野火在世界各國釀災,連北極圈都出現攝氏32度高溫,甚至也將波及南極企鵝的棲地!

夏日冰涼手搖飲熱賣,但近來業者最頭痛的是,必須想方設法尋找「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後的替代品,為全球吹起的減塑環保風盡一份力。

大至極端氣候可能衝擊農產品質和漁獲量,小至一般人每天都會使用的塑膠袋減量,地球與環境學群關心的範疇包山包海,影響人類生活甚鉅。

地球環境研究者可說是環境知識的探險家,除了常在田野現場一睹壯麗自然,也積極將知識化為行動的力量,為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近幾年,國內環評事件爭議不斷,像是桃園的離岸風場設置可能危及飛安、台北社子島開發案,以及政府砸下天文數字啟動的前瞻基礎建設,如軌道鋪設、鐵路立體化等,在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的拉扯中,亟需地球環境人才提供科學調查數據,作為參考。

物理、大數據,天文專業應用廣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訂《遠見》送Arowana亞諾納25吋行李箱 特價 2,880 元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