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昭和56年)9月3日,由一個當時年僅二十四歲、韓裔日籍、剛自美國的大學畢業的孫正義所成立的軟體銀行,最初以電腦軟硬體的批發與資訊雜誌的出版為事業的主軸。
1995年,原任職於野村證券的北尾吉孝加入之後,軟體銀行就更大膽、積極地透過企業購併與創投基金來擴大事業的版圖,成為一家以數位情報產業為主要事業範疇的公司。由於經營者的努力以及時勢所趨,使得軟體銀行在2000年創造了超過20兆日圓的總市值紀錄。如此亮麗的成績,使當時的軟體銀行成為全球企業人士、傳播媒體以及學術研究機構所爭相討論與學習的企業典範。
時至今日,網路泡沫的影響加上全球經濟持續的不景氣,如今的軟體銀行不僅總市值跌到了約只有當時三十分之一的水準。同時,2001年3月底的結算統計,營業現金流量竟然是赤字915億日圓。軟體銀行成為2001年度全國上市公司中赤字最多的公司。此外,根據2001年9月中間期末的結算統計,軟體銀行更背負了高達4875億日圓的負債。為何曾經盛極一時的公司會有如此戲劇性的演變?而軟體銀行到底做了什麼樣的調整與因應?
經營投資失利導致債台高築
善於籌措資金是軟體銀行快速成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孫正義在這方面的才能與機運,充分地展現在他創業之初,就成功地爭取到第一勸業銀行麴町分行所給與的1億日圓無擔保融資的事例上。然而,如何有效地活用所籌措而來的資金,才是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企業購併以及創投基金,是軟體銀行運用資金最主要的兩個方式。
軟體銀行透過不斷的企業購併,目前的總資產約為1兆1000億日圓,股東資本3500億日圓,而營業額卻只有4000億日圓。相對於松下電器產業,總資產7兆6000億日圓,股東資本3兆6000億日圓,營業額7兆日圓。軟體銀行的總資產、總資本回轉率明顯不高。
根據《日經週刊》的獨家報導指出,軟體銀行在國內網路事業上的投資並不樂觀。以軟體銀行所屬的網路科技基金的獲利結算為例,2001年年底,1號及2號的網路科技基金所投資的八家企業順利上市之後,軟體銀行投資公司將所持有的股票賣出,所得到的投資報酬率大約只有122%。依照這樣的投資報酬率來算,所投資的企業必須要有82%的企業上市,收支才能達到平衡,這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此外,軟體銀行投資公司,除了國內創投基金的投資業務之外,也有投資海外基金。可惜的是,2001年9月的結算統計,海外基金的投資方面,帳面損失達360億日圓。
由此可見,本業的經營績效不彰,加上國內外投資的失利,是造成軟體銀行負債加重最主要的因素。
孫正義表示,「目前,軟體銀行所擁有的上市股票的總市值約有1兆日圓,其中帳外的利益大約有7000億日圓左右。」因此,為了盡速健全財務結構,軟體銀行積極地藉由出售旗下公司的股票來削減負債。舉例而言,2001年12月28日軟體銀行出售了美國雅虎1730萬股的股票給美國通信公司,交易金額為394億日圓,獲利270億日圓。2002年3月1日出售了SKY Perfect Communication Inc.。11萬3000股的股票給日本電視放送網,交易金額為117億日圓,獲利61億日圓。此外,軟體銀行也很有可能會出售近五成的Aozora銀行的股票。
轉型為寬頻事業
2002年1月剛剛完成的五年期的中期經營計畫中揭示︰1.軟體銀行將成為第一名的寬頻企業;2.軟體銀行將回歸現金流經營。
孫正義認為,「未來寬頻事業創造的營業現金流的比率將會很大。」具體而言,根據2001年10~12月期的決算統計,日本雅虎的營業額中,有52.5%是靠提供ADSL服務的雅虎BB所創造出來的。因此,雅虎BB公司將可能成為日後軟體銀行主要的獲利企業。此外,2002年3月18日的日本雅虎新聞報導指出,由「山田電機」與「軟體銀行」合組的「山田寬頻」將於4月1日成立。「山田電機集團」出資65%,「軟體銀行集團」出資35%。屆時,雅虎BB與BB Phone的商品與服務將可開始透過山田電機全國一百五十七個店舖來販賣。這樣的合作無疑地將更加強化軟體銀行寬頻事業的競爭力。
市值不等於企業價值,握有多少現金,才是企業真正價值。創業初期的孫正義經常強調,「企業股票的總市值是最容易瞭解的企業價值的價值指標。」因此,軟體銀行過去的經營策略比較側重股票總市值的最大化。而今孫正義卻強調,「今後,企業本質的企業價值將決定於企業所創造的現金流。」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念轉變。
總而言之,軟體銀行的經營者所提出的「削減負債」「發展寬頻事業」以及「回歸現金流經營」等三個策略方向,是否真正能夠解決軟體銀行所面臨的經營困境?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