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讓孩子認識分離帳戶:存錢是一種練習,消費也是一種練習!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8-31

瀏覽數 61,25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hotoAC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hotoAC

教導孩子財務智商,「分離帳戶」的觀念非常重要!我們希望孩子從小就學好分配金錢(預算)的管理,最基本的練習方式,就是將「儲蓄」跟「消費」的戶頭分開。如果父母只給孩子一個戶頭,想想看:「儲蓄的目的是什麼?儲蓄的進度到哪裡了?如果有時孩子想買一些小東西,該怎麼辦?」你應該從這兩個戶頭的搭配運用來解決!在我們課程裡講述、活動操作最多的,就是「分離帳戶」搭配「先存後花」觀念,沒有這個基礎觀念的打底,講述投資、資產、現金流、非工資收入......都實在言之過早。(本文摘自《財商教養學,帶孩子玩出FQ力》一書,以下為摘文。)

我們建議孩子在上小學後,可以進行「分離帳戶」的練習。首先,準備好兩個撲滿,一個是專門存錢的綠色小豬公,另一個就是專門消費的紅色小豬公。

存錢的綠色小豬公是屬於比較長期的目標,是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可以達成的項目。紅色撲滿則是消費用的,主要是讓孩子自行支付「需要」跟「想要」品間的價差——例如一支普通自動鉛筆是10元,卡通人物形象的自動鉛筆是35元。孩子可能實際「需要」一支自動鉛筆,但他「想要」卡通人物形象的自動鉛筆,因此「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價差25元,就可以讓孩子從紅色小豬公去支付。

這樣的好處,是讓孩子學會「自己決定」是否該買想要的東西。確實,孩子難免會有物欲的時候,像是他想要的可愛筆記本、小零嘴,都可以由紅色小豬公去支付,這個撲滿的使用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孩子有權利自由使用。

我們都知道,花費少一點,存錢就會多一些,但這裡的重點,是讓孩子學會「分配金錢」這項功課。此時,孩子的財務智商是在逐步建立的過程,少了運用練習的過程,他們就無法處理突如其來的金錢——存錢是一種練習,消費也是一種練習,買東西的先後順序也是一種練習。在這樣的過程中,父母要多和孩子一起討論,隨著練習次數增加,孩子本身對於價值觀的判斷就會變得越強。不用擔心孩子會犯錯,因為這時候容易教育;即使犯錯,成本也比較低,父母要留意「分離帳戶」的相關學習哦。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兩個豬公的相互運用:
搭配運用兩個戶頭,才能教出延遲享樂的孩子。財務智商教育中的延遲享樂概念,就是:「我現在明明可以選擇想要的東西,但我選擇不要,因為我要去換更大的(儲蓄戶頭目標)。」父母可以放心地把金錢交給孩子分配,但不要忘記.要做「先存後花」的動作,先支付儲蓄給綠色小豬公,再把剩下的錢放進紅色小豬公。 

分配的比例拿捏及順序

許多父母在發放零用錢後,以為只要做好監督的角色就好,其實並非如此。

一開始執行兩個戶頭是有比例要求的,我們建議儲蓄帳戶要超過50%以上,因此當我們給孩子零用錢或收入時,第一個動作,先要求孩子將至少一半的金額存進綠色小豬公,例如100元中,要存入50元或55元以上,剩下的則放入紅色小豬公,讓孩子自己決定購買的物品。當孩子是低年級時,產品可能是一些他想要的小東西,或請他自己支付「想要」跟「需要」之間的價差;當孩子來到中高年級時,處理金錢的能力較好了,這時他的零用錢也會成長,紅色小豬公就會轉換成為孩子「需要」的東西,像是放學肚子餓時買麵包,或是一些文具用品、儲值悠遊卡等。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所以要掌握兩個前提:第一就是優先支付綠色小豬公(儲蓄帳戶),再放進紅色小豬公(消費帳戶);第二是每次存進綠色小豬公的錢,要超過紅色小豬公的錢,儲蓄撲滿要大於零用錢的50%。

FQ教養重點:
1.執行預算分配.讓紅色小豬公幫孩子聰明購物。
2.分離帳戶,讓孩子學會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3.掌握分離帳戶的比例:先存後花,並讓儲蓄帳戶大於零用錢的50%。

《財商教養學,帶孩子玩出FQ力:5歲起,從3個小豬公學會延遲享樂、控制欲望、有同理心,成為負責的大人 》一書,張森凱著,大好書屋出版 。

《財商教養學,帶孩子玩出FQ力:5歲起,從3個小豬公學會延遲享樂、控制欲望、有同理心,成為負責的大人 》一書,張森凱著,大好書屋出版 。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