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樣式的手把陶瓷杯、幾何圖案彎繞的迴紋針,以及花色繁複的隔熱墊,一一陳列在台中審計新村的「布菈瑟BLOSSOM 鐵花窗生活設計」小店櫥窗裡,各展姿態,這些生活小物,有著共同的精神底蘊——「鐵花窗」(亦稱鐵窗花)。
鐵花窗,是台灣古早建築常見的特色。老宅的鐵窗上,通常妝點許多圖紋,有時是象徵吉祥的蝴蝶、蝙蝠,又或是富饒人味,如屋主姓氏和店家商標;甚至連卡通吉祥物都能上窗。一戶普通民宅,往往因趣味各異的鐵花窗,「提味」出別具一格的景致。
雖為防盜,卻成時代美學
1920年,西洋建築傳入台灣,鐵花窗主要功能為防盜,但經過匠師的巧手,以燒焊、鉚接、彎折工法,打造出各式美觀窗紋,一時蔚為流行。可惜,在台灣錢淹腳目的1980、1990年代,住宅愈蓋愈高,鐵窗防盜需求降低,加上不鏽鋼窗、鋁窗崛起,幾讓鐵花窗因此絕跡。
90後的布菈瑟BLOSSOM共同創辦人林杰妤與徐翌榕,是在就讀雲林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時期,開始探索隱身街頭巷弄的鐵花窗。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