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怕管孩子會給孩子留下心裡的陰影,其實多慮了,只要正常訓誡,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有玻璃心的,常常是父母。俗話說:「慈母多敗兒」,這句話不無道理。今日不管孩子,明天他出了社會由別人來教訓他,傷害可能更多千百倍。(本文摘自《你的管教,能讓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以下為摘文。)
「如何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有網友問我這個問題。
老大小熊哥在國中問卷調查時,說母親是最懂他的人,也是家庭中與他關係最好的人。但其實,母子相處並非都沒有不愉快!尤其在青春期,劍拔弩張也是常事。
其實,我不時會「電」孩子:當他們出言不遜、當他們忘了禮教、當他們眼中只有自己自私自利時,我會當下用「放電」(嚴厲的眼神+話語)來糾正他們,我認為這是身為父母必定要做到的原則。
我不會以「青春期」當作藉口而對孩子放水。只是,事後等孩子冷靜些,我一定會好好解釋「放電」的道理,讓他們了解:被電,是有正當理由的。但如果電錯了(這也是會發生的事),我也會坦率地、真誠地向孩子道歉。
平時,我喜歡與孩子進行幽默的對話,因為母親也要裝裝傻,或不時辦個「講笑話比賽」,讓孩子覺得:跟媽媽在一起,不是只有收到管教與壓力,而是能同傻、同樂、同歡笑!
我會跟他們一起看些男孩喜歡的電影, 也推薦好電影給他們看( 如:《教會》、《新天堂樂園》、《戰地琴人》、《海上鋼琴師》等)。
我也常常收集好文章,印出來貼在牆上,或寄到兒子email、FB 與line,讓他們知道該懂的道理與價值觀。
其實,我並沒有想過要當孩子的朋友,而是要當一個「有原則、但也有彈性」的母親!
朋友是平等的,但有彈性的母親,還是有其權威的;當需要的時候,定要適時加以管教,決不放任孩子任意而行。
(延伸閱讀│父母不該當孩子的朋友?專家:教養就必須承擔被討厭的勇氣)
曾有朋友跟我說:「女孩難養!男孩子雖然皮,但是好控制。你都不知道女兒有多難養,我女兒只要不如意就大鬧天宮!」
其實我覺得:不論男女性別,教養孩子都該記住:民主式教養固然好,但是在尊重孩子同時,孩子必須先學會尊重別人。有時候,過度尊重反而是放縱!
「女孩難養!男孩子雖然皮,但是好控制。你都不知道女兒有多難養,我女兒只要不如意就大鬧天宮!」
其實我覺得:不論男女性別,教養孩子都該記住:民主式教養固然好,但是在尊重孩子同時,孩子必須先學會尊重別人。有時候,過度尊重反而是放縱!
教育,並不是放在讓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情,而是必須讓他們及早了解:世界不是繞著他們轉,敬人者人恆敬之。 我曾看過有的孩子,一點點不如意就開始當眾大吵大鬧、尖叫撤野,這是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因為家長平日沒有即時管教:平時只要有錯,就應該提點,違規的就要懲罰。 如果平常就有做到,怎會在外面白目的撒潑呢?
有的家長怕管孩子會給孩子留下心裡的陰影,其實是多慮了,只要正常訓誡,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有玻璃心的,常常是父母。俗話說:「慈母多敗兒」,這句話不無道理。今日不管孩子,明天他出了社會由別人來教訓他,傷害可能更多千百倍!
有次我出遠門,熊爸帶孩子,結果老三熊董放學後不讀書只玩耍、小考慘不忍睹。回家後我嚴正告誡了孩子,並告訴他該如何自主複習,結果才小學一年級的他說:「還是媽媽好,媽媽會教我如何讀書!」
孩子其實也會懂:電他的人,出發點是「愛」,不是只發脾氣而已。最重要的,還是時時關心孩子、適時放手讓孩子試著獨立。當然,這都需要練習,並非一蹴可幾。
我一直記得熊外公有一句名言:「多鼓勵,少責難」,這也是我牆上的座右銘。不過,在當孩子的朋友前,請記得:父母該訂的原則與界限,不可少。
(延伸閱讀│真正的愛,是適度讓孩子品嚐失敗:「這3個字」別對孩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