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要發揮synergy(綜效),當局不能故步自封,」去年接掌百人會主席的顧屏山期許百人會扮演兩岸政經關係的橋梁,並呼籲兩岸在入世後應以經濟互動為基礎,加強官方交流。
去年12月9日抵台、來台訪問三天的百人會,是美國華裔精英所組成的團體。在訪台之前,百人會一行人已陸續造訪大陸及香港,會見人士包括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副總理錢其琛等人。而百人會則於陳水扁總統上任後首度造訪台灣。
來台訪問的二十餘人,由退役美國陸軍少將傅履仁帶團,成員包括紐約愛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前通用汽車副總裁楊雪蘭、中經合創投集團董事長劉宇環等。
兩岸經貿交流頻繁,但官方互動卻因溝通管道封閉而陷入僵局。去年12月10日台北市長馬英九對百人會成員表示「到底哪一邊比較自由」,一語道盡兩岸政治交流的窘態。早在1990年提出策略性聯盟的顧屏山表示,兩岸問題在於缺乏相互信任。
馬英九認為,如果兩岸都抱持「聽其言、觀其行」態度,兩岸僵局將無法突破。
劉宇環認為,兩岸政治交流不能自絕於經貿活動之外,如此將會扼殺台灣經濟發展的成果。他表示台灣當局若能加強與大陸的連繫交流,將可達到利益共享的雙贏局面。他以四年前中經合創投集團投資大陸聯想為例,當時許多國內人士持有異議,但經過時間證明投資策略的成功,如今聯想也成為大陸科技領先廠商。
相較大陸經濟飛速成長,台灣未來市場競爭力何在?擔任百人會文化協會主席的楊雪蘭說,台灣可在製造業基礎下,發揮創新技術,提升競爭力。
楊雪蘭以通用為例,通用將大陸、香港及台灣歸為一區,但區域分工化。她表示當初通用投入大陸市場也擔心技術流失問題,但公司創新技術不斷領先,如今通用仍具競爭力。她認為台灣在創新發展上仍比大陸超前許多,台灣不需妄自菲薄。
劉宇環則認為,台灣擁有優秀的管理與通路人力,可在大陸一展長才。「大陸現在人才缺乏的數目達一百萬人,這是台灣的機會,」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