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透過建築節能改造 商辦、廠房 統統綠起來

《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1:引領綠色廠辦風潮》書摘

天下文化
user

天下文化

2020-04-29

瀏覽數 61,200+

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
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十多年前,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許下集團所有廠房都要蓋成綠建築的期許後,目前台達已在全球各地陸續打造多棟綠建築,足跡遍及台灣、中國大陸、印度、美國,實踐「自己的綠建築自己蓋」的承諾。

這些綠建築的型態包羅萬象,有從零開始打造的全新廠房,也有啟用多年再改造的舊廠辦,連單純辦公和開會用的總部大樓,台達也沒放過,建築還橫跨熱帶及溫帶等不同氣候區域。

經過十幾年的經驗累積,台達綠建築的設計手法與減碳效益愈來愈進步,旗下綠廠辦的節能績效,有的已逼近「淨零耗能」,甚至達到「正能量建築」境界。

回顧台達節能廠辦的綠築跡,就從台南廠見證起。以下取自書中摘要:

「被動式」節能始祖  台達台南廠一期

台灣綠色廠辦的啟蒙地,就在豔陽高照的南台灣,位在台南科學園區的鑽石級綠建築──台達台南廠。

「被動式」節能始祖 台達台南廠一期。

「被動式」節能始祖 台達台南廠一期。

回顧台灣近年颳起的綠建築風潮,台達台南廠可說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2006年,它是第一座全數通過內政部EEWH評估系統九大指標的綠建築,不久成為首座獲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的廠辦。透過啟用後的持續改善,加上陸續更新節能系統,2009年,台南廠更升格為「鑽石級」綠建築。

可是遙想十多年前,綠建築既非顯學,國內也沒有那麼多節能設備和專家,但在林憲德教授與建築團隊的規劃下,台達台南廠大量運用「被動式」的節能設計思維,如錯落有致、充滿稜角的露台和陽台,創造大量的遮陽與陰影,減少陽光直射的熱量。

當時在設計欄杆時,廠務有的建議直的,有的建議橫的,鄭崇華建議用斜45度角的方式呈現。建築落成後,從遠處看台南一廠的欄杆組合,竟如同綠建築抽芽萌發般有趣。

門口那座大型金屬折板,則是台達台南廠最搶眼的外形特色,更提供了遮風避雨的玄關空間。鄭崇華回憶,「林憲德當初在設計遮陽結構時,用幾張紙就將遮陽結構折了出來,立在桌面上,看起來很漂亮。當然因為他是建築師,所以紙怎麼折都好看。」

台達台南廠

台達台南廠

綠建築設計典範 引領風潮 

另一項不能不提的設計特色, 就是刻意把電梯「藏」起來。多數現代辦公大樓,通常一進門就看到電梯,使人不自覺地跟著排隊等電梯,但走進僅有四層樓的台達台南廠,整個大廳空間最搶眼的立體裝置,是位於左側、色彩鮮明的「友善樓梯」,電梯反而藏在不起眼的後方隱蔽處,藉此鼓勵員工多走樓梯。

造型搶眼的造型樓梯,鼓勵員工徒步上下樓減少耗電。

造型搶眼的造型樓梯,鼓勵員工徒步上下樓減少耗電。

地下停車場也一改傳統刻板面貌。以往位於大樓底下的停車空間,總是幽暗不明、潮濕悶熱。對此,台達台南廠在建物四周設置了天井,強化地下停車場的採光與通風,一方面減少照明設備的耗電,也讓車輛廢氣可以迅速逸散,維持良好的空氣品質。

地下停車場透過天井引入外部光線,大為減少陰暗潮濕的不適感。

地下停車場透過天井引入外部光線,大為減少陰暗潮濕的不適感。

加強對流的氣窗及採光天井,一方面減少照明用電,也有助維持良好空氣品質。

加強對流的氣窗及採光天井,一方面減少照明用電,也有助維持良好空氣品質。

如何節省水資源也是重點。台達台南廠屋頂、露台與地下停車場,都有截取雨水的溝槽空間,回收雨水至地下400立方公尺的儲水槽,經簡單過濾,做為澆灌與浴廁用水,真正缺水時,加以淨化即為緊急水源;同時戶外採用透水鋪面,可貯留雨水涵養地下水源。

運用內凹遮陽、友善樓梯、加強自然採光和通風、雨水回收等被動式設計概念,比起一般科技廠房,台達台南廠節省最高38%的能源與50%水資源,打破許多人以為綠建築等於太陽能板或風力發電機等酷炫科技的迷思,邁出綠建築成功第一步。

台南廠啟用後第一年,超過兩千名的專家學者蒞臨參訪,觀摩這棟樸實的綠色奇蹟,引領科學園區採用綠建築設計概念的風潮。

度假飯店氛圍擄獲員工心 

多年來,外界都恭維台達台南廠像是南科內的度假飯店。的確,從錯落有致的陽台、明亮大廳,到周圍環繞的植被綠帶,這裡的確很有熱帶飯店的風味,讓員工的工作心情格外放鬆。

猶如熱帶渡假飯店的台達台南廠,如今成為南科園區的著名地標。

猶如熱帶渡假飯店的台達台南廠,如今成為南科園區的著名地標。

遷入新廠一年後,人資部門曾對員工做過各項滿意度調查,結果在「環境滿意度」面向拿到95分,往後的滿意度調查,台南廠幾乎年年居高不下。這種由綠建築引發的無形成效,讓創辦人鄭崇華十分開心,直說是「花錢也買不到的」!

事實上,綠建築不只講究節能減碳等硬指標數據,也要求對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舉例來說,台達台南廠的大廳總給人一種明亮舒適感,因為樓頂的四方形天窗不但能引進自然光線,還利用浮力通風效應將室內熱氣排出,同時引進外部溫度較低的涼風,打造清新宜人的工作環境。

由於是集團的第一棟綠建築,台達在規劃初期,就設法讓員工了解綠建築的意義與節能效果,希望大家親身使用與體驗過後,都變成推廣大使。隨著參訪人潮增加,為因應龐大的解說和導覽需求,爾後台達開始訓練員工擔任志工時,台南廠即是第一個試辦地。

左:廠外的生態池綠帶,提供許多小型生物作為棲息地。|圖右:廠房門口那棵大病初癒的老樹,象徵台南廠旺盛的生物多樣性及自然活力。

左:廠外的生態池綠帶,提供許多小型生物作為棲息地。|圖右:廠房門口那棵大病初癒的老樹,象徵台南廠旺盛的生物多樣性及自然活力。

※透過《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全新增訂版(分成1、2冊)與《跟著台達節能50%》,台達分享多年來實作經驗和節能減碳成效,為企業找到合適的省能解方,看更多精采內容

《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全新增訂版(分成1、2冊)與《跟著台達節能50%》。

《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全新增訂版(分成1、2冊)與《跟著台達節能50%》。

你可能也喜歡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數位專題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在雪梨發起,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活動,已成為全球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 提倡在每年三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上八點半一起關上「不必要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