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社交隔離」「遠距上班」,疫情爆發幾個月來,大家被迫關在家裡。這時候,你與另一半的距離拉近了、相處時間變長了,會發生什麼事?
疫情之下,對人際關係影響最大的,就是「社交距離」。不過,有些距離卻愈來愈近。
比方說,因為在家工作,上班族夫婦和情侶彼此更接近,相處時間也變得更長。然而,一旦朝夕相處,他們會變得更親密嗎?
新時代的親密關係:更遠也更近、更親密也更緊張
關在一起的時間拉長了,情侶之間做愛的頻率一定變高了?很多人大概會這麼猜,烏克蘭總統佛拉迪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i)也不例外。他還公開建議,情侶們應該趁機拉抬該國不斷下滑的生育率。
不過,我們真的能在九個月後,看到「災後嬰兒潮」嗎?
根據美國的經驗,颶風等風災來襲九個月後,災區的確傳出出生率上升的消息,包括2013年的珊迪(Sandy)和2017年的瑪莉雅(Maria)颶風,都看到這樣的趨勢。
這是由於颶風迫使流離失所的人們,不僅限於家人,「關」在收容所當中,而且時間至少要好幾天。
然而,同樣是天災,如果是地震和海嘯,則不會有同樣的「效果」。
《經濟學人》認為,流感疫情,應該必較接近後者,特別是看了香港2003年SARS爆發後的趨勢後。當年,疫情過後九個月,香港出生率下降了,但在接下來兩年當中,出生率又反彈到高點。2016年非洲的伊波拉疫情也呈現相同趨勢。
太親近,摩擦變多了
場景從烏克蘭拉回中國,官方同樣鼓勵利用在家時間,增產報國。
但隔離在家中,有時候反而讓摩擦變多了。
上個月,古都西安和四川的達州市,申請離婚的件數都來到新高,根據《彭博商業周刊》的報導,湖南省的汨羅市,由於想辦離婚的人實在太多,戶政單位根本連喝水都沒有時間。
而比離婚潮更嚴重的,或許是家暴問題。在中國之外,包括南韓等國家暴都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南韓爆發教會大規模傳染後,還有信徒在家中遭到另一半暴力相向,引起聯合國注意。
疫情加劇情緒問題與親密暴力。2003年SARS疫情結束後的隔年,離婚率也高於疫情爆發之前。
我們到底要不要在一起
還在尋找另一半的人,未來同樣也很頭大。畢竟在新的「社交隔離」措施下,未來要如何在眾裏尋他千百度,規則變得更不清楚。
用網路如何呢?疫情爆發後,千禧世代使用約會軟體的比例的確上升了,不過只有8%。看好約會軟體的人認為,約會軟體未來一定會愈來愈普遍,畢竟,在不清楚陌生人健康狀況的時候,線上聊能避免「實體」接觸。
有人看好就有人看壞。在後新冠時代,如果實體接觸變得不可能,用線上軟體就算聊得再熱烈,也只是望梅止渴。
為此,約會軟體幫忙出點子,包括「約在空曠空間」,還乾脆建議「視訊性愛」。
保險套即將全球缺貨
看來,新冠改寫人類生活規則,就連親密關係也是。
最後,「社交距離」時代雖然讓百業蕭條,但對於保險套、情趣用品等產業來說,最近兩個月可說是大發利市。
只不過受到關廠的影響,全球最大的保險套代工廠馬來西亞Karex(幫杜蕾斯Durex等品牌代工)上個月只不過關廠一個星期,全球保險套供應量就少了100萬個。4月之後,這家公司恢復生產,不過仍只有五成產能。
需求上升,供給卻下降的此刻,有人預言,保險套價格上漲已是不可免的趨勢。
談到後新冠時代的親密關係,或許我們可以套用《彭博商業周刊》的結論:關在一起,做愛做的事不失為打發時間的好方法,只不過,生孩子就免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