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各種變數下,台灣人對接下來的經濟發展卻呈現樂觀,認為景氣會變好的數字比去年增加了4.4%。到底是2019年太辛苦,還是因為變局讓大家對2020有更多展望?」遠見雜誌蔡怡穎總經理在《2020趨勢前瞻與智慧傳承論壇》中引述《遠見2020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的結果指出。
然而大環境的劇烈變動已成定局,絕非單靠「樂觀」二字就足以撥雲見日。走入2020,中美貿易糾紛、香港抗爭、英國脫歐…..等國際政治環境的動盪仍餘波未平、甚至越演越烈,面對政治風險帶來全球經濟的極端不確定性,投資人如何調整布局、在變局中求勝。
2020正面迎向新世紀衝擊的一年
「2019年負面訊息可以說是鋪天蓋地,但從資本市場來看,2019年卻是遍地開花。」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黃清龍在《2020趨勢前瞻與智慧傳承論壇》中指出。但我們是否能用同樣的樂觀看待2020年?他用1920年代來比喻當前的局勢,同樣的經濟繁榮,也同樣的極權進階、保護主義當道,「『咆嘯的20年代』最後以1929年的華爾街股災告終,走向經濟大蕭條,最終導致二次大戰。」黃清龍表示,眼前的世界已經與100年前截然不同,未必會導致同樣的結果,然而迴光返照的盛極而衰,百年殷鑑依舊不遠,全球化、新科技、民粹反撲….等新世界面貌帶來的衝擊,在21世紀的第3個十年仍將持續。
穩中求勝、先求保障 以不變應萬變
在中國經濟放緩之下,各界專家對2020經濟前景預估顯然不如台灣民眾樂觀,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期將全球GDP預期調降到3%,是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經濟學人智庫(EIU)首席經濟學者巴皮斯特(Simon Baptist)更預期,未來十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只有2010年代的一半。
前路如此波雲詭譎,投資人該如何因應?AIA友邦人壽投資長蕭森蔚撥雲見日地說:「變化一直都存在,『變』本身就是一種常態。資產規畫原本就應有核心資產和衛星資產配置的避險觀念。」核心資產應占大多數,約70%,配置在保險等較低風險、低波動的資產,剩下的衛星資產配置再考慮高收益債、股票型基金等較積極型的標的。
傳承布局 也受國際趨勢影響
另一個同樣受到全球化影響,更直接攸關台灣現階段傳承佈局的,是全球反避稅、反洗錢的趨勢。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林志翔梳理政府在去年度設立境外資金回台專法的背景:國際反洗錢的趨勢、CRS上路,國際間的稅務資訊越來越透明、法令越來越嚴密,使得境外資金流通越來越不自由,對於現階段處於世代交班的台灣,以合乎法令的方式進行傳承不啻為當務之急。
「第一代對於創造財富、累積財富有豐富的經驗,之後很重要『如何把財富安全穩健地傳下去』,卻需要專業的協助,以擬定全方位的傳承計畫。」林志翔指出,華人常喜歡用得財富傳承工具包括不動產、保險、信託、遺囑等,各有優缺點,例如不動產在規畫時須留意預留稅源的問題,資產提前傳承也必須留意掌控權的問題,遺囑則建議搭配使用,不適合做為主要的傳承工具。「我不建議客戶現金或不動產太早給下一代,比較方便的工具有兩個:保險和信托,其中保險又更簡單、更有效率。」同時,保險也能為個人和企業的經營風險發揮分散及保障的功能,而在長壽趨勢下,保險更可作為個人晚年生活保障的規畫工具。
五大重點 資產傳承保障「五富」達標
「合法、安全性、可控性、可執行性、變現性,不只資產傳承,任何資產規畫都應符合這五大要點。」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指出,選擇一項工具時,應評估其在五大面向的分數,「沒有一種工具或標的是全部滿分,但應『均等達標』。」其中保險是重要的一環。設計良好的壽險商品或規劃完善的保險配置,可讓高資產族群達到守富、創富、傳富、分富、永富的資產保障「五富」目標。
AIA財務長史靜慈也提醒,眾多保單類型中,只有壽險保單才在遺產稅規定的死亡給付稅務優惠範圍內,如果是境外保單,不只沒有稅務優惠,連成功辦理身故給付都常困難重重;此外,台灣在稅務上是採實質認定,「有些保單看起來很棒,但其實都是踩到危險區域。」此外,保單設計也應留意,以免臨到要申請給付時,才發現保額係數算下來其實領到的很少,或是在綜合險的其他給付後早就被扣光了。
不過在「踩雷」商品之外,依舊可以找到「加分」的保險商品,例如AIA友邦人壽多張保單有加分的「小心機」,例如失能及特定傷病給付、保額隨宣告利率放大、保險金分期定期給付、保額增加選擇權……等,許多都是市面上少見。而AIA友邦人壽今年更針對高資產族群的財富傳承需求,推出「友邦人壽守富人生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適合作為財富傳承的工具,也提供人生周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