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的午後,位於東莞市清溪鎮的旭麗電子,二樓會議室正由旭麗財務副總經理余敬倫與旭麗電子中國地區總經理葛明輝等主管,詳細地向台灣工業銀行的參訪團簡報,說明旭麗如何進行東莞、深圳九個廠區的整合規劃,預計農曆年前將部分生產線遷到光寶集團廣州科技園區,及未來的EMS(電子專業代工)等營運的規劃。
而在廠區的另一頭,井然有序的生產線正加快腳步組裝旭麗今年的明星產品MFP(多功能事務機),貨櫃車川流不息地在工廠的碼頭裝卸貨物。
旭麗在東莞的工廠沒有高科技公司的富麗堂皇外觀,卻是旭麗在全球最重要的生產重鎮。「全世界每一百個電腦鍵盤中,就有二十五個從東莞旭麗出貨,」葛明輝表示,旭麗在東莞締造市占率高達25%的全球最大鍵盤、全球第二大的掃描器生產基地。
此外,旭麗在東莞清溪鎮也創造了占全鎮總出貨量三分之一,及每月出口近五百個四十呎貨櫃的璀璨業績。
在大量生產的背後,是精確無誤的生產流程管理。旭麗在中國大陸真正做到即時發貨系統(Just In Time ,簡稱JIT),當天所需的原物料,當天送達,「從進料到成品出貨只要十二小時,」葛明輝說。完善的生產流程管理,將旭麗大量生產的優勢發揮淋漓盡致。
資源整合,提升效率
以導電橡膠起家的旭麗,經歷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正進行部門資源的整合工作。
旭麗在1978年成立後,即選擇以OEM(原廠委託製造加工)和ODM(設計代工)作為營運主軸。基於貼近客戶的市場需求,旭麗在台灣、馬來西亞、墨西哥及中國大陸設立工廠,建立起全球分工運籌架構;而產品線也從導電橡膠、鍵盤、掃描器、印表機,到最新的多功能事務機、PDA(個人數位助理)等產品。
2001年隨著產品線的擴大,旭麗在擴廠與各廠整合的需求下,決定將東莞的各廠遷入光寶集團的廣州科技園。
分散在東莞、深圳各地的九個工廠,將在2001年進行整合。旭麗總經理駱捷中分析,光是九個獨立的廠區總計就需要超過一百五十個保安,再加上各廠的總務、管理等單位人力,形成一種「資源的重疊」,單位的整合與調整勢在必行。
旭麗規劃在2002年農曆過年前,將清溪的掃描器、印表機、多功能事務機等生產線,遷移至占地一百六十萬平方米的光寶廣州科技園區內。並將沙井導電橡膠的兩個廠房,集中在一新的廠區內。葛明輝預估,將可節省25%的人力,這節省的人力全部填補轉用於多功能事務機及傳真機等新事業部。
旭麗在廣州的第一期廠房將可提供兩至三倍的產能,預估廣州新廠也將在2002年上半年達到產能滿載,「在忙著遷廠的同時,旭麗也同步開始規劃廣州第二期廠房的擴充工程,」葛明輝說。
另外,旭麗也全力投入中國大陸的市場,專注於通路的經營。旭麗規劃在上海地區設立營運據點,以因應客戶的要求與著眼大陸的內需市場,協助客戶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大陸的行銷據點;「集中火力搶占大陸市場,」駱捷中指出旭麗的大陸經營策略。
除了擴充大陸的營運規模外,旭麗也著手進行事業體的整合。過去旭麗的各個事業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個事業部都擁有獨立的行銷、研發、製造、總務等部門。
但隨著公司規模逐漸成長,在全球運籌的考量下,駱捷中規劃,將各事業群資源整合統籌,未來旭麗的總事業群將集中負責市場行銷、研發與管理總務,而原先各單位的製造部門將整合集中於電子專業代工部門,把生產集中管理,發揮最大的生產規模。
強化電子專業代工,進軍日本市場
雖然今年全球電子產業呈現低迷的景氣,旭麗憑藉著影像產品研發的優勢,默默布局超過兩年,並積極爭取日本電子廠商所釋放出來的電子專業代工訂單。旭麗的電子專業代工部分將占2001年總營業額的5%,預估2002年提升到20%。
電子專業代工的產業特色,在於快速、彈性的生產能力。「旭麗最強的就是快速的大量生產技術,」葛明輝指出,過去旭麗最讓客戶驚訝的是,能在短時間內將產能快速拉高。換言之,旭麗在生產方面的學習曲線相當短,在強調大量生產、產品多樣化的電子專業代工產業中,旭麗的競爭優勢剛好符合所需。
旭麗的電子專業代工強調「取捨」。駱捷中進一步解釋,所謂的取捨就是選擇自己擅長的項目,捨去不擅長的部分,旭麗專心經營影像、OA(辦公室自動化)產品的電子專業代工市場,而非單憑市場規模來決定電子專業代工產品種類,「否則就像一窩蜂投入個人電腦的電子專業代工,而面臨削價競爭的窘境。」
由於影像產品是旭麗的核心技術之一,因此,初期電子專業代工業務主要以影像、辦公室自動化相關產品為主,再切入PDA等IA(資訊家電)產品。例如結合印表機與掃描器模組的多功能事務機,就是旭麗精心規劃的明星產品。多功能事務機在2001年4月推出後,迅速將產量在7月份拉升到二十萬台月產量。
「電子專業代工最重要的是速度,」駱捷中表示,如何快速幫助客戶在最短的時間內Time To Market(掌握市場商機),已是電子專業代工的決勝點。分散在墨西哥、馬來西亞及大陸的工廠,則扮演著電子專業代工的營運活棋,「旭麗從接獲訂單,到正式出貨只要四週時間。」
根據駱捷中的規劃,墨西哥與馬來西亞的工廠擔任應急生產的角色,而大陸的電子專業代工生產部門扮演後續大量生產的後援角色。例如墨西哥的生產線,由於人工等生產成本較高,墨西哥廠因應美洲客戶的迫切交貨需求,在第一時間內迅速供貨給客戶,之後再由大陸的工廠接手大量生產。
電子專業代工的另一個特色在於成本控制。為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旭麗三年前開始引進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2001年8月全球據點全部上線。透過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的高度管理能力,旭麗可隨時掌握全球據點的訂單、存貨、生產及財務等狀況。
由於電子專業代工的市場競爭激烈,任何生產環節皆疏忽不得,管理能力成為獲利的關鍵要素之一。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的上線,提高電子專業代工的價值鏈,也將旭麗在全球各地的據點串聯在一起。「透過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將大陸與各地生產線的分工,強化電子專業代工的生產彈性與速度,」駱捷中強調。
只要創新,就沒有夕陽產業
旭麗對於產品的創新不遺餘力,在駱捷中的規劃下,如鍵盤、掃描器等產品都能夠獲得新生命,延續產品的生命周期。
旭麗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影像處理技術。雖然目前掃描器等產品,在廠商削價競爭下,產品毛利不斷下滑,掃描器被視為夕陽產品。但旭麗反而加碼投入整合電子、機構、光學及軟體設計。「影像產品是一種enabling technology(前瞻可能性的科技),未來掃描器等影像產品不會單一存在,而是結合其他的資訊產品,成為影像輸入模組,」駱捷中指出。
旭麗透過創造產品的附加價值,提升產品毛利,為旭麗爭取到美國、歐洲大廠的代工訂單,也讓旭麗的掃描器產量與市場占有率躍登全球第二大。
旭麗掌握影像處理的核心技術,從單純的掃描器出發,在1999年開發噴墨印表機產品,並將掃描器與印表機的模組整合,開發出結合掃描、影印、列印、傳真四合一功能的多功能事務機;2001年9月初接獲美國大廠一百八十萬台的多功能事務機訂單,將可帶來新台幣50億元的營收挹注。駱捷中對於多功能事務機的前景寄予厚望,預估MFP將在未來的三年內,為旭麗創造超過新台幣100億元的營收貢獻。
在創造多功能事務機的明星產品後,旭麗規劃下一步將鍵盤、掃描器、印表機及多功能事務機,加上無線的傳輸功能,「只要創新,影像產品就不是夕陽工業,」駱捷中強調,加強投入產品創新與研發,是旭麗邁向影像產品大廠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