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府打經濟牌民眾卻無感?李家同:想要高薪光靠GDP沒用!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0-01-08

瀏覽數 68,800+

圖/清華大學榮譽教授。蘇義傑攝
圖/清華大學榮譽教授。蘇義傑攝

長期關注教育的李家同7日在臉書上發布「要高薪,必須提高競爭力,不能只靠GDP」文章,指出每到選舉,政府就會宣傳GDP(國內生產總值)有成長,但其實一般民眾卻感受不到,台灣人想高薪,靠GDP成長是沒用的,要靠競爭力才行,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培養重視基礎與實作的人才很重要,政府更是扮演領頭羊的角色,領導研發不能只有半調子。

李家同在文章中指出:

每次大選,政府方面就會說GDP有很好的成長,但是民間往往說沒有感覺。兩者都是對的,我們的GDP的確有成長,但是一般老百姓並沒有感覺到薪水的成長。我們該知道,GDP成長不能保證所有國人的收入也跟著成長,比方說,房價漲了,GDP當然也提高了,可是這絕對對於收入是有反效果的。

如果我們看全國人民的薪水,不難發現有人的薪水一直在增加,可是這些人是少數,他們工作的公司都有相當厲害的競爭力,擁有非常特殊而又高級的技術。遺憾的是,我們國家並非所有的公司都有如此高的競爭力,也就是說,我們國家除了貧富不均以外,也有競爭力不均。政府最後的目標當然是要使得國家不要有嚴重貧富不均的現象,可是這就要靠競爭力的普遍提高。

教育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重要的一環(僅為情境配圖)。陳之俊攝

教育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重要的一環(僅為情境配圖)。陳之俊攝

我們不可能奢望全國的企業競爭力和台積電是一樣的,但是我們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有一個力爭上游的想法,即使在技術上只能有些微的進步,也是值得鼓勵的。最近我知道有一家公司,他們發現自己必須轉型,因為很多其他公司也能做他們現在的工作。這家公司的老闆發現他們必須採用大批的外國設備,因此他們開始研究如何發展同樣的設備。當然因為他們開始的晚,不可能和世界級的大廠相競爭,但是他們所發展出來的設備也還是有銷路,因為有些公司並不需要購買那些非常昂貴的設備。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家公司的競爭力絕對提高了。說實話,提高競爭力不僅僅是提高了公司的收入,也提高了公司的存活力,因為一個沒有競爭力的公司是會被淘汰掉的。

政府有絕對的責任提高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希望政府了解這一點。要提高一家科技公司的競爭力,必須要有足夠的研發工程師。因此,教育部也要知道我們的科技教育必須扎實,絕不能夠鼓勵學生只學到膚淺的花拳繡腿,而應該在物理、化學、數學等等上下功夫,也要鼓勵學生對工程方面的細節有興趣,也就是說,我們要培養一批在基礎學問上非常有根基的學生,而且也要鼓勵這些學生對工程上的實作有興趣。

政府更應該強調我們的科技一定要不停地往上進步,研發工作不能見異思遷。政府的研發尤其要力求精益求精,絕對不能經常聽取外國人的想法而使得國家的研發工作永遠只有半調子。政府的想法是有很大影響的,我只有希望政府的想法是要精益求精而不是新亦求新。

國人一定要知道高薪的來源,高薪建築在競爭力之上,個人隨時要注意有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全國的企業也要提高警惕,注意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如果整個國家的競爭力提高了,全國人民的薪水才可能提高。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本文轉載自2020.1.7「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