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百萬卡奴痛改前非,如何蛻變成投資理財名師?

時刻提醒自己投資賺錢不容易,不能貪心、不要躁進

沈瑜
user

沈瑜

2019-12-30

瀏覽數 82,200+

圖/理財幼稚園創辦人葉小綺。
圖/理財幼稚園創辦人葉小綺。

葉小綺曾經刷卡刷爆五張卡、欠債100萬元,還收到法院支付命令,她痛改前非,不到三年即還完債務,並潛心研究投資理財,而後成為知名講師,至今教過的學生已超過400名,她到底如何做到?

在《小燕之夜》「想存錢到底難不難?!」這一集節目裡,葉小綺對藝人來賓李易說,要想投資自己、交朋友,也有聰明的方法:「我看了李易的記帳表,他的交際應酬請客錢非常多,重點是這些朋友能不能變成真正的人脈。」

她一針見血直指核心:「錢可以花,但投資自己不一定要花大錢。」

留著俐落短髮、有著脫俗氣質的葉小綺,在節目上侃侃而談理財之道,一副精明的模樣,不說不知道,她也曾經傻過,刷爆5張信用卡,負債百萬。

但現在,她已是小有名氣的理財老師,不僅創辦「葉校長的理財學校」課堂,也是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等機構的講師,還在《小燕有約》《現在才知道》探討生活消費、理財主題時,受邀當來賓,至今教過的學生已經超過400名。

沒有理財概念成為卡奴

現年43歲的葉小綺回想20多年前,她跟許多小女生一樣,喜歡東買西買。那個年代,雙卡風暴尚未襲來,辦張信用卡跟買菜一樣簡單,也不需收入證明,葉小綺大三就辦了七張卡,首刷就入手一萬元的手機,接著又交男朋友,約會、買禮物支出不少,當時只靠打工根本無法負擔,每期帳單一來,她頂多只能支付最低應繳金額。

剩下的餘額都滾到循環利息裡,「對於20%循環利息,我完全沒概念,不知道嚴重性,也覺得還得起。」慢慢的本金加利息堆疊,其中五張卡就負債近百萬。

百萬卡奴痛改前非,如何蛻變成投資理財名師?_img_1圖/僅為情境配圖。pexels

討債公司開始不分時段天天打電話找她,有的還用恐嚇、性騷擾方式,就是要債務人受不了儘快吐錢,即使這樣,葉小綺仍選擇當縮頭烏龜,不願理會也不敢面對。

直到一家銀行採取法律途徑,讓葉小綺不得不正視債務黑洞。在日商出版社上班的她,某天,公司收到一紙法院支付命令,要求強制扣繳葉小綺的薪水,公司根本無法接受員工有財務瑕疵,及替員工背負相關作業成本。葉小綺必須做出抉擇。

此時,她不得不向家人求助。「媽媽當然很失望生氣,但也鼓勵我,可以跟銀行談,看看有無轉圜餘地;另外,我還年輕,只要面對,都還有救」。

因為銀行阿姨,意外踏進投資理財一途

當葉小綺走到銀行櫃檯鼓起勇氣說明一切時,櫃台阿姨對她說:「年輕人不錯,還會主動還錢。」阿姨建議她,擬具還款計畫書,讓銀行知道她有還款誠意及規劃。

葉小綺認真的寫出還款時間規畫,後來真的峰迴路轉,沒多久,她就接到阿姨的電話,恭喜她只要還本金即可,銀行就不追討利息了。

對於銀行阿姨熱心協助及銀行的網開一面,葉小綺很感激,並積極啟動還債行動。正職薪水只有三萬的她,接下替藝人寫書的兼差工作,假日就衝到簽唱會,坐在保母車,等藝人上車採訪,再花一個禮拜時間整理,一個月就寫完一本,拼命接案子,持續了半年,終於還清第一家銀行的債務。總計兩年半,將所有債務還完。

後來,她很想學投資理財卻沒機會。離開第一份工作,她進入時尚雜誌界,那是個光鮮亮麗的產業,卻也是個極盡物質的世界,當周遭同事人手名牌包,她雖然也憑一己之力買了一款名牌包,卻無法感到擁有名牌包的喜悅,「在這裡我愈加格格不入。」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百萬卡奴痛改前非,如何蛻變成投資理財名師?_img_2圖/僅為情境配圖。pexels

直到進入財經雜誌,才改變了一切。將要而立之年的葉小綺,經財經雜誌編輯的推薦,申請調職到《Smart智富》《女人要有錢》擔任編輯,在這裡,許多同事理財經驗豐富,且幾乎人人有房,讓小資女葉小綺嘆為觀止,她從零開始學,且不恥下問同事。

她發現,這些同事的消費方式更有智慧。同樣都是買名牌包,同事會先投資,賺了錢再來買包,而不是花光本金。葉小綺當了理財老師後,就經常灌輸學生這樣的觀念,「譬如年終獎金,暫時先避免旅遊、吃大餐,而是將其當分母,生出更多發財錢,再去消費,有這樣的決心,所有消費行為也會跟著改變。」

想要聰明投資必須「自己當老闆」

在有能力教授理財心法之前,她也繳了很多學費。第一次投資股票及基金,都以失敗收場。那時候弟弟說要買一檔LED產業的股票,葉小綺直將三萬元交給弟弟操盤,結果那家公司無預警減資,股價也沒起色,「我檢討自己犯了兩大致命錯誤,除了知道公司名稱外,對那檔股票我一無所知;第二,竟然交錢給別人投資!」

連第一檔基金投資,也以賠錢收場。那時候她被一家投信標榜「連續扣款50次免手續費」吸引而立刻開戶,卻直接問營業員,有無推薦基金,這是犯了大忌,一來營業員推薦的不一定適合客戶,二來葉小綺連基金是什麼都不知道。現在她語重心長提醒,申購基金必須注意,投資什麼市場、成立多少年、經理人是誰、當初募資多少金額、現在的淨值、績效等。

百萬卡奴痛改前非,如何蛻變成投資理財名師?_img_3圖/僅為情境配圖。shutterstock

股神巴菲特曾說:風險來自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葉小綺現在投資一檔股票,會以「老闆」自居,關心這家公司的一舉一動,公司研發支出比例、未來展望等,也會看競爭者擬出什麼方案應對,來反推這家公司有沒有價值;葉小綺還認為,老闆的經營方針及操守就是公司的命運,甚至可以問認識的員工,怎麼看待老闆。

所以她也鼓勵學生,多擴展人脈,接觸不同產業的人,對於投資有所益助。

葉小綺也歷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當年市場一片低迷,她那時候在《Money》雜誌,同事卻告訴她:沒什麼好怕,基金持續扣款不要看!對於還是投資菜鳥的她,這番說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雖然半信半疑,她決定接受同事意見。當時她有一檔海外基金,金融海嘯時,基金績效大跌50%,相較其他投資人都已受不了贖回或停扣,葉小綺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定期定額,結果這檔基金在海嘯後,大漲50%,葉小綺得以獲利出場。

投資獲利後「不能貪心、不要躁進」

在雜誌業待了多年的她,2014年決心離職,當個專業投資人。有次她操短線,進帳二位數,很有成就感,但她沒有被這次戰果沖昏頭。反而想要如何將這次的經驗化為有意義,於是用這筆收益買了一台中古車,時刻提醒這是好不容易才賺來的錢,不能貪心、不要躁進,這台車開到今年初才換。

這幾年在家當操盤人,讓她有時間分享自己的理財之道,不少親友都來問,可否傳授理財秘訣,葉小綺有一次找了8位親友,花兩個下午的時間,開啟PPT講授,慢慢累積口碑,連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也來找她開課,「雖然自己做雜誌出身,但我認為口語傳播也非常重要。」

百萬卡奴痛改前非,如何蛻變成投資理財名師?_img_4圖/葉小綺仍持續投入理財教學。取自葉小綺臉書

即使她後來又回到職場,被網羅進台灣赫斯特媒體品牌代編暨媒體整合部擔任總監,她在不影響工作之餘,仍持續教課。

直到現在,有許多學生、陌生人都常傳訊息給她請教如何拯救財務困境,尤其是問怎麼擺脫債務,即使萍水相逢,葉小綺都會一一回覆,並提供自救方案,讓對方看到希望。

「當初是那位銀行阿姨,我才能擺脫背債人生,她是我的貴人,而我也想效法她。」葉小綺有心助人,想將正確的理財觀念推廣下去。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