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首支大群海龜聚集影片曝光!專家意外拍下「大抵達」畫面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9-11-30

瀏覽數 86,650+

圖/哥斯大黎加奧斯蒂歐娜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海龜「大抵達」畫面。截圖自youtube
圖/哥斯大黎加奧斯蒂歐娜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海龜「大抵達」畫面。截圖自youtube

隨著無人機日漸普及,民眾愈來愈常看到從前難以拍到的野生動物奇景。海龜專家貝齊(Vanessa Bezy)近日就釋出一段她用無人機拍下,可能是人類所拍過最大群海龜在海中聚集的影片,令人嘆為觀止。

《國家地理》報導,哥斯大黎加奧斯蒂歐娜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Ostional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每年都會見到數十萬隻海龜接連來到沙灘產卵。這種現象在當地被稱為「Arribadas」,亦即「大抵達」(mass arrival)。貝齊研究「大抵達」已有數年,常拍攝欖蠵龜(Olive ridley)在海中集結,再朝沙灘前進的影片。

貝齊在《國家地理》的一個講座指出,這段影片拍攝時間是2016年11月。當時她正操作無人機拍攝,剛好運氣好、碰到海龜正在大集結,才能錄下此前不曾有人拍過的超密集海龜群。

「我(當時)立刻知道某些特別的事情要發生了,」貝齊說:「牠們就像是碰碰車,直到現在這段影片仍讓我感到震撼。」

目前還不知道海龜聚集到奧斯蒂歐娜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原因,也不清楚牠們如何知道回此地產卵。但從影像研判,拍攝當時約每平方公尺就有一隻海龜,聚集密度前所未見。同時,從海龜規律浮出來看,海中應有更多海龜沒被拍到。

東南路易斯安納大學生物學家瓦爾維德(Roldán Valverde)說,此前拍攝到的影片多是海龜已在沙灘登陸,這還是他唯一一次看到海龜「大抵達」前、在海中集結的影片紀錄。

奧斯蒂歐娜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創立於1983年,特別規劃成海龜的保護區,被認為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海龜聚集地,地方政府已限制房地產和旅遊業開發。不過,貝齊指出,考慮到保護區一帶的開發速度和規模,當局有必要制定更多規範。她選在此刻釋出三年前的影片,目的是幫助外界了解,這片海灘有多麼獨特、需要更多保護。

本文轉載自2019.11.28「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延伸閱讀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數位專題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在雪梨發起,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活動,已成為全球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 提倡在每年三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上八點半一起關上「不必要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