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黃金加州期待撥雲見日

林婉蓉
user

林婉蓉

2001-06-01

瀏覽數 12,850+

黃金加州期待撥雲見日
 

本文出自 2001 / 6月號雜誌 第180期遠見雜誌

矽谷的高速公路依舊塞車,房價高得無法無天,高級房車的銷售持續上漲,3月的失業率只有2.2%。

矽谷坐落的黃金加州似乎不受景氣不佳影響,一片欣欣向榮。事實上,由掌握未來三、五年後趨勢的創投觀之,其於矽谷的投資雖仍高於以往平均,但總額卻已減少……

美國《Business Week》指出,加州貢獻美國經濟相當於二十二個最小州的總和。更重要的是,近幾年來,加州是美國經濟主要驅動力之一,去年增加全美25%的工作機會。

然而,加州的光芒愈來愈黯淡。股市暴跌,吞噬整個網路革命,即使是雅虎(Yahoo!)、英特爾(Intel)、思科(Cisco)等巨人亦不能倖免於難,將美國經濟拖曳至蕭條邊緣。

幾個星期來,加州許多重量級的公司,紛紛宣布裁員。從投資銀行、軟體設計到公共關係部門,各部門的工作機會逐漸減少。

在4月中旬,思科預測,該公司這一季的回收將比上一季下降30%,最高執行長(CEO)錢伯斯(J. Chambers)表示,「這可能是有史以來,任何一家像我們這種規模的企業,營收減少最快的。」

英國《經濟學人》指出,思科去年的訂單超出預期,有些產品,顧客必須等待十五星期之久,因此即使經濟趨緩的朕兆已現,仍囤積不少貨品。

此外,分析師預測,英特爾2001年的回收將比去年少20%,這是其十五年來第一次年銷售衰退。美國《新聞周刊》分析,對英特爾來說,全世界伺服器和網路晶片需求未增加,個人電腦的銷售亦減緩。英特爾和思科都預測他們的回收將下降,但並未料想到,因客戶對其產品需求的快速衰退,陡降的速度超過預期。

英國《經濟學人》觀察,科技公司現在不願意做任何預測,因為未來缺乏「能見度」(Visibility),許多客戶仍更改預算,經常在最後一刻取消訂單。

能源與金融危機浮上檯面

加州的生活方式產生基本變化。網站工程師不再熬夜,遣散了園丁,並以汽車而非飛機做為到波特蘭(Portland)度假的交通工具。

加州長期潛藏的能源與金融危機浮上檯面。

2001年4月6日,加州最大的太平洋天然氣電力公司(Pacific Gas & Electric)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宗的公共事業申請破產案。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由於加州本身發電量不足,需向其他州購買大量電力,進口電力的價格持續大幅上揚,而加州1996年通過的法律禁止電力公司漲價,使得受價格管制的電力公司成本過高,入不敷出,終至破產。

美國《Business Week》表示,加州官員擔心,加州人民若不減少電力支出,今夏可能會實施三十四天的限電措施,而年初的四次限電,已造成生產上100億美元的損失。

如同加州州長戴維斯(G. Davis)所言,電是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也是推動高科技經濟的重要燃料。能源危機對於以加州為基地的高科技領導公司來說,十分嚴重。英特爾最高執行長巴瑞特(C. Barrett)曾說過,只要加州的能源問題持續,他的公司就不會在加州擴展。

不少公司開始外移,尋找更好的辦公地點。1988年起,英特爾即不再於加州蓋晶片廠。2001年1月,Gap Inc.宣布遷往新墨西哥州。管理百人公司的盧祺克(V. Lukic),在2000年秋天能源危機發生後,下定決心將公司搬離加州,「做了這樣的決定,真的讓我覺得好多了,」盧祺克由衷地說。

經濟成長疲軟,股市不振,加州無法置身其外。美國《Business Week》指出,亞洲經濟成長趨緩,身為太平洋出入口的加州,貿易量滑落。

人民荷包縮水,政府收入也不理想。2001年2月和3月,加州稅收比預測減少14%,其他重要的收入來源,如營業稅,也比計畫中少了6%。愈來愈少的稅收代表給與學校、街道與醫院的經費日趨下降。

面對加州接踵而至的新舊挑戰,政府表現不佳。美國《Business Week》認為,加州政府處理上述問題十分缺乏效率與領導力,最終將對加州的經濟競爭力造成長期傷害。

長期而言,加州未來榮景可期。許多經濟學家對於加州的未來仍感樂觀。美國《Business Week》披露,一位觀察家預測,加州第一季的成長接近0,第二季將提高2%,第三季約3.9%,第四季攀升到4.9%。

經濟學家柯之倫(S. G. Cochrane)認為,當存貨出清,矽谷經濟將立即反彈回升,而房屋建設符合多年潛藏的需求之際,正是全國經濟起色之時。戴維斯表示,「成長很緩慢,但是我們將繼續成長,持續對美國的繁榮與經濟成長有所貢獻。」

大多數經濟學家都相信,即使經濟蕭條,也不會如1980年代初期與1990年代初期一般,造成傷害。許多矽谷人甚至歡迎溫和的「軟著陸」,因為這有助於改善交通與降低房價,並過濾愚蠢的想法和不具競爭力的對手。

加州創投公司Sequoia Capital合夥人莫里茲(M. Moritz)在美國《時代》雜誌表示,興奮與混亂是任何新產業不可避免的結果,想想所有粉碎的夢、毀滅的事業、失去的金錢,都是石油、電信、電影、汽車、飛機、半導體和個人電腦等工業誕生與發展的必經之路。

每一次,當數以百計體質不佳的公司倒閉,或被強勁的對手吞噬,失望亦隨之而至。「雖然股市暴跌,長期而言,美國科技公司仍榮景可期,因為進展未曾停止,發明不曾停頓,人們的雄心壯志也不會消失,」莫理茲說。

加州每經歷一次震盪,景氣回升就特別強而有力,尤以矽谷為代表。惠普行銷經理哈得森(M. Hudson)認為,「或許矽谷會失去一些光輝,然而那兒仍有多數將發現下一波科技的出色人才。」

加州將再度撥雲見日。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