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出席玉山科技年會時,建議台灣可借鏡倚賴外貿的比利時、荷蘭、新加坡,進行產業結構轉型;期許台灣的「美而美」也能進軍巴黎、柏林等地,成為外國人喜歡的台灣品牌?
中美貿易戰鼓頻頻催,近期更因美國《國防授權法》禁止聯邦機構和包商採購、使用華為在內五家中國企業技術產品而風聲鶴唳,使貿易戰升級為科技戰。10月3日舉行的玉山科技協會年會就在這種背景中登場。因此,年會座談也以「全球科技戰.台灣的挑戰及布局」為主題。
不難發現,發表致詞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和參與座談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旺宏董事長吳敏求都極力思索如何因應中美對抗升級所導致的劇烈震盪,為台灣科技界找出路。
相較上述幾位大老的憂心忡忡,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顯得氣定神閒。和碩做為蘋果產品代工四強(其他三強為鴻海、廣達、緯創),童子賢的一言一行都與郭台銘一樣,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6月,《華爾街日報》報導,因應中美貿易戰未歇,蘋果正要求代工廠將15至30%產能撤出中國。童子賢曾對此表示,「這(數字)是含糊的說法,是很多人的預期,」但他也透露,和碩選擇分散產能的地點是印尼、台灣。
不過,在中美貿易戰混沌不明前提下,在上海、昆山、蘇州、重慶和美國印地安那州皆有產線布局的童子賢強調,台灣應該「閃遠點」,不必捲入中美摩擦,反而該想想自己如何安居樂業、保持優勢。對此,他提出兩點解方。
圖/3日舉行的玉山科技年會邀來企業大老,分享台灣該如何因應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困局,依序為旺宏董事長吳敏求、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李紀珠、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解方一〉出口導向的台灣,不必孤注一擲
童子賢表示,台灣不要妄自菲薄,因為有將近6000億美元GDP(國內生產毛額)(編按:2018全年約5899億美元,約合台幣18.25兆元)的實力,在全世界排名約前10%,仍屬前段班。
這些前段班中,又分為內需型與出口型國家。相較美、日等內需大國,出口型的經濟體,因人口基數不夠大,是由出口而非內需來支撐國家的繁榮。因此,出口總額占GDP比例極高,如荷蘭(82.4%)、比利時(82.9%)、香港(187.4%)。
比起近鄰日本(16.1%)、南韓(42.2%),台灣的出口總額占GDP達60.3%。童子賢表示,數據說明台灣對外貿的依賴程度,不但高過韓國,也遠遠高過日本。
考量台灣的產業結構,童子賢認為,當中、美兩強的利益強碰,猶如板塊碰撞,而產生國際性的「地震」時。以台灣的條件而言,「第一個要先把身家性命保住」,因此不適合押寶任何一邊,更不必捲入紛爭。
解方二〉前輩累積的成果,老本快吃完
因應中美摩擦帶來的挑戰,童子賢認為,台灣可借鏡比利時、荷蘭、新加坡等上述倚賴外貿的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轉型。
童子賢分享近期參訪日本東京新開幕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心得,感受到台灣服務業海外拓點的氣魄,「這是台灣第一次有零售業在當地設點,有重要意義。」
圖/新開幕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店,是台灣首次有零售業在當地設點。誠品提供
儘管台灣珍珠奶茶近期已在日本等國際市場取得不錯成績,他仍進一步思考,7-ELEVEN、麥當勞都是台灣人喜歡的外國品牌,是否有朝一日屬於台灣的「美而美」早餐,也能進軍巴黎、柏林等世界一流服務業戰場,成為外國人喜歡的台灣品牌?
童子賢指出,先進國家的服務業產值,大於製造業產值。製造業的產值,又大於農、礦業產值。台灣過往經濟發展雖然是資優生,但目前製造業占比仍然偏高。
他表示,台灣的產業結構,是過往歷任政府推行的經濟政策所留下來的成果。儘管諸多公部門的前輩很有遠見、也值得敬佩,不過,是時候進行產業結構改革了。
童子賢以南韓為例說明,南韓的影視政策有政府、企業的發展策略。例如在WTO(世界貿易組織)談判時,南韓雖然堅守本土影視產業,不輕易開放市場,但韓團、韓劇的經營策略,卻高度考量外銷市場,從一開始就不只鎖定內需市場,讓南韓影視產業在亞洲各國遍地開花,甚至發展到好萊塢。
世界局勢紛亂,科技戰下的台灣,除產業升級,以無可取代的技術求自保、在中美夾縫中生存外,更需要政府與企業一同合作,擘劃一場堅定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