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現在7-ELEVEn連鎖店有2700個點,為什麼擴展這麼快?
A:基本上,我覺得有那個空間就要不斷擴充。
Q:宅急便也是你的夢想之一?
A:這是高總裁(高清愿)的夢想。高總裁很早就注意到宅急便,因為他經常到日本,在日本都會看到宅急便的車在馬路上跑來跑去。
事實上宅急便在日本做得很成功,高總裁認為,如果引進台灣,一定很方便。他最大的夢想是,如何透過宅急便的配送系統,把統一的商品傳送出去。
所以有一次在統一企業集團經營者大會上,談到電子商務,高總裁思考,如何將商品透過網際網路傳送到顧客手中,他認為還是需要透過中間物流階段。
Q: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A:大約2年前。宅急便是在Starbucks(星巴克)之後。
Q:2000年經理人會議討論時就決定要做了?後來準備多久?
A:宅急便2000年11月正式上線,在此之前,我們與日本的大和運輸談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因為有許多細節問題,包括他們瞭解我們的企業,我們也瞭解他們的運作方式,加上其他合作細節。談完之後,我還和高總裁與統一企業總經理林郁正正式拜訪他們。
Q:這是幾月的事情?
A:2000年約9月時雙方正式簽訂合作契約。
Q:你們是派誰去談?
A:重頭到尾都是我在處理,都是我直接去談。之前和台灣大榮運輸合作,後來他們已有自己的車隊和人手,於是只有我們與日本合作。
Q:一共投資多少錢?
A:初期投資5億元。
Q:花完了嗎?
A:還沒有。
Q:估計何時損益兩平?
A:估計是2003年。現在實行半年了,一般反應不錯,1月份時,有9萬5000件,2月只有28天,也有12萬件,到了3月,已經接近20萬件,成長幅度滿大的。
C2C是主要目標
Q:主要對象是商家還是個人?
A:一般都是個人。宅急便的特色是C2C,當然可能有人認為B2B或C2C,都可以做,我們也可以,但是主要聚焦在C2C。如同7-ELEVEn當然誰都可以來,但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還是以青少年和上班族為主。
Q:C2C的量有那麼大嗎?
A:還是要推廣。我們不是不做B2C,我們還是做,但不會去找很多B2C,還是把精力運用在C2C上。
我們必須要提倡與教育,因為那真的很方便。上個星期,我媽媽要從北部到南部,我告訴她,行李交給宅急便就好了,她告訴我,她不知道有這種服務。以後她要從南部寄東西上來,只要交給附近的7-ELEVEn就可以了。
Q:7-ELEVEn不會囤積很多待寄物品嗎?
A:不會占體積的我們都會接受,太大的物品,我們可以請宅急便到家取貨。
Q:現在只有7-ELEVEn有宅急便服務嗎?
A:福客多、康是美也都有。
Q:在日本,隨便雜貨店都有。
A:我們會慢慢擴大,希望便利商店都能有。
Q:東元代收據點比你們多?
A:我認為不用這樣區隔,便利商店之外要用宅急便也可以,將來有一天可能會整合,這需要消費者決定。
Q:東元比你們早做,你們有什麼競爭優勢?
A:還是由顧客決定,必須把品質和服務做好,宅急便的車隊沒有其他副業,但是有些公司就一起混用。東元是由已經成形的車隊和人力投入,我們從零開始,強調服務,比較專業。當然並不是說他們不好,好壞不是自己講,一段時間後,由顧客決定。
Q:為什麼你們成立一個新公司,聘請日本人當總經理?
A:因為宅急便對我們而言,我們是外行。宅急便本身需要電腦系統、運輸車輛與人員訓練,系統比較複雜。
用企業品牌掛保證
Q:宅急便與原來7-ELEVEn的業務是否有關?
A:系統沒有關係,但是業務有關係。我們有很多管地區的經理人,或店舖管理的經理人,因此營業所許多主管都由7-ELEVEn派任。對7-ELEVEn提供一些貢獻,對於人員升遷,也有了管道。
基本上,不一定完全要和7-ELEVEn有關,而是思考這個事業在消費者需求上,有多大潛力?以Starbucks為例,台灣整個咖啡館的經營方式,與Starbucks有很大差異。宅急便的個人經營早已存在台灣,但是尚未建立一套系統,由企業的信用度來做,消費者較能安心,有什麼問題,可以找統一企業負責。
Q:做起來有什麼得心應手之處?
A:我們的人員原先完全沒接觸過宅急便,但是在同一個企業體內,在同一企業文化中塑造出來,派出去可以建立較好的基礎。我們派出去的人資格都很不錯,對他們而言,也是一個肯定。
整體而言,雖然不是同一個事業,但是有血統關係,好像家族的感覺。
Q:7-ELEVn有多少人到統一速達去?
A:主要是一些重要幹部。基本上除了洪副總經理(洪金谷)還有營業所主任。洪副總經理做過北二區的經理,也有營業和行銷的歷練,可以吸收和轉換整套系統。
Q:你們不會失血?
A:對企業而言,人才當然很重要,另一方面,軟體和制度系統也很重要。
人可以派出去擔任其他事業,同樣道理,後進的人也不斷在這個軌道上攀升,很快可以融入這套系統,完全靠人也是不行的。
我分成3個部分來看,人、先進技術、系統,完全靠系統但沒有人不行,沒有中間的軟體也不行。
我們不會因為人派出去之後就沒有人,還是有人一直上來,在軌道上運作,只是讓他們擔當比以前更高的職位與責任,所以我認為不會失血。
Q:從7-ELEVEn出去的人不少,有沒有統計過?
A:大約有幾百人。每個人都有空間,每個人都有舞台,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理想。
按部就班攻占市場
Q:台灣宅急便的市場大不大?是否評估過?
A:宅急便十分方便。日本1年可達10億件的貨物。宅急便也可以送當歸鴨、肉粽,不過還要改良,目前宅急便還沒有收錢,沒有代收貨款,我們要一步步做。
做生意一定要看準你的市場和定位在哪裡,我也可以隨便做,有生意就做,但是有時候有優先順序,才不會捲入沒有意義的價格戰,重點在於我們未來的重心在哪裡,宅急便著重在C2C上,B2B量很大,但是價格就會降得很低,全看自己怎麼評估,不過基本上還要經過2、3年時間才會有結果。
Q:你們為什麼估計2003年能獲利?
A:那只是期望的估計。
Q:從統一超商關係體系分出去有幾個企業?
A:15個,我們還會再分出去。我發現,過去企業體中,每個人都很認真工作,分出去後,每個人都在不同領域中,所以更專業,更努力。例如物流,1個倉庫1個倉庫在蓋。
Q:日本人資金何時會進來?
A:不清楚,那須以我們的法令規定為主,外國人不能投資路線運輸業。我傾向一開始和他們合作,建立基礎。
Q:現在有幾部車?
A:250部。我們的車都重新設計過,裡面有低溫冷藏設備,一部車可以運送常溫物品,也可以運送低溫物品。
Q:用自己的物流做不是比較快?
A:不行,不夠專業。
Q:那麼會不會常常一部車,空空的就走了?
A:現在就是這樣,我們一方面在犧牲,一方面是廣告。空車也照常跑,去店裡做教育,教育他們如何服務顧客,另一個伏筆則是,加盟店會覺得,他們常常來店裡,沒有讓他們載貨很不好意思,因此會去向顧客推廣。(莊素玉採訪,林婉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