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8月9日,華為在2019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鴻蒙OS(Harmony OS),這個原本表定明年春天才要問世的作業系統,呈現在全球近6000名開發者與合作夥伴面前。
隨即《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上開始以「快訊」傳播消息,也讓不少內地人士興奮討論轉發。隔天的8月10日,華為再接再厲發佈了榮耀智慧屏,這是第一個搭載鴻蒙系統的產品。央視、新華社等重量級媒體紛紛進行了直播報導,可想而知這款OS在中美貿易爭端全面開戰後、受中國大陸重視的程度。
科技業不少人研判,研發長達7年、投入4000人力量的鴻蒙,是以殺手鐧存在的全新作業系統,目的之一是替代並革新被廣泛採用的安卓。
因應中美貿易戰開打並持續升溫,其實鴻蒙系統是被迫提前上陣,這對華為卻也不見得是壞事,華為可以盡早進行更多的嘗試。
「譬如說,這一次鴻蒙的『亮劍』,中國大陸政府會不會支持鴻蒙成為中國OS標準呢?也不無可能,」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蕭聖倫說。
根據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開發者大會上所描述,鴻蒙OS的最大特色是「打通」了智慧電視、智慧手錶、車載設備、智慧音箱等多個終端。
圖/圖片由華為提供
鴻蒙OS:不同設備的無縫對接
換句話說,鴻蒙OS追求的是萬物互聯的智慧時代,企圖實現各個不同終端設備的無縫對接。
以榮耀智慧屏為例,這是一款客廳的智能中樞與娛樂中樞。除了能看電視,遠距通話,透過智慧屏可以控制配對成功的智慧家居,包括智慧檯燈、空氣淨化器、智慧風扇等。
較為特別的是「可視門鈴」,可以直接用電視觀看到來訪的客人是誰,然後直接透過電視與門外的訪客溝通,如果再連結智慧門鎖的話,甚至不用走到門口就能遙控開門。
果真如此神奇跨平臺的話,「將是超越Apple、Google的更強大生態,」大陸一位軟體工程師評價說。
看完整場分析師大會的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蕭聖倫分析,此次發布的鴻蒙系統1.0版,與2020年的2.0版相比有個關鍵差異:「前者還無法完全丟開安卓,但2.0版將可以做到。」
眼尖的人會注意到,鴻蒙OS這一次宣佈應用的「落地」產品中沒有手機。儘管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可以用於手機,然而看在開發者眼裡,自然議論紛紛。
「這或許是華為的一種操作,不想完全得罪Google的安卓,」蕭聖倫說。
大陸另一家手機品牌的多媒體技術開發工程師推估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協力廠商支持度的問題。
「從手機軟體開發生態上看,華為的合作夥伴要跟隨的一大誘因是手機的用戶量,」這位多媒體技術開發工程師表示,如果華為在海外擁有壓倒性的用戶優勢,這些協力廠商就都會在華為的平台上開發。
圖/圖片由華為提供
鴻蒙應是內核,還不是完整的OS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公佈的資料,2019年上半年,華為智慧手機發貨量達到1.18億台,同比增長24%,全球市占率17.6%,其中將近五成來自大陸市場的貢獻。
「華為手機雖排名世界第二,但和三星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這位多媒體技術開發工程師說。
鴻蒙OS的發布,是華為從硬體提供商走向軟硬體結合的轉捩點。
它的引爆點,源起於中美貿易戰爭端中,美國接二連三出重拳制裁華為。自財務長孟晚舟被捕、禁止華為未經當局核准向美國企業購買零組件、禁止聯邦機構及其承包商採購華為設備,種種舉措,再再促使華為加快自主研發的腳步。
華為走向自主創新的行動固然值得鼓勵,但內地也有一群開發者對這次鴻蒙OS主張開源、而所公佈的技術內涵與開發工具太少而吐槽。
「鴻蒙其實嚴格來說是內核(Kernel),還不算完整的OS,」一位軟體工程師表示內核是OS的關鍵,但是完整的OS,包含了內核、架構(Framework)、應用程式(Application)、編譯器、軟體發展工具鏈等,整個是一個完善的開發及發佈環境。「從這一點看,鴻蒙還有一大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