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華電信仍是不變的選擇

洪淑珍
user

洪淑珍

2001-04-01

瀏覽數 17,300+

中華電信仍是不變的選擇
 

本文出自 2001 / 4月號雜誌 第178期遠見雜誌

Q:三家民營業者相繼開台,廣告、造勢做得很大,對中華電信造成威脅了嗎?

A:中華電信為什麼民營化?最好的民營時機已經過了,本來應該是在固網發照的同時(2000年三月),等於我們民營化有一年時間,也做好調整,然後他們開台,大家就可以站在同個基礎之上因應。

現在的情況是,他們開台了,我們民營化還沒有完成,所以很多地方我們還是受到限制,換言之,我們必須在受限的情況下把最大競爭力發揮出來。

Q:有哪些限制呢?

A:比如像採購,前一陣子我們採購ADSL(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器),大家的資料不是很完整,所以最後我們把標廢掉了。如果是民營業者,第二天就可以重新招標,我們卻必須按採購法等二十八天,什麼事都不能做。電信市場瞬息萬變,二十八天一等下去,很多市場已經不見了,甚至我們想發個佣金,都遭遇到滿大困難。所以像這些可以說是我們的另外一種壓力。

Q:三家業者預計今年營收大約各50億,市占率5%左右,你認為他們做得到嗎?

A:開放以後,我們的市場要滴水不漏是不可能的,市場開放的結果就是讓大家多一點選擇。從中華電信的角度而言,如何做到即使已經開放了,我們還是消費者不變的選擇,是我們目前要努力的。

Q:你們努力的方向有哪些?

A:簡單來講就是我們服務的內容和品質要在市場上占有領先地位,同時我們也會調整價格政策,把我們的服務調整到可以針對不同客戶,滿足他們特定的需要。過去是語音的時代,整個市場是單一產品、單一市場(single product, uniform market ),所以不太講究市場區隔,分眾需求。現在來看,我們滿足顧客的需要,所以我們調整服務,陸陸續續推出產品,這些都是很基本的方向。

回歸市場,自由競爭

Q:提到價格,你們之前已經大幅降價一次了,三月底、四月初又要再降一次,民營業者認為中華電信就是要讓他們活不下去,你的回應呢?

A:大家要在認知上搞清楚,中華電信隨著自由化一路走來,很多政策也是一路調整,即使沒有民營化,很多角色也是要調整。不管中華電信是國營還是民營,終究還是一個企業,要考慮我們的目標。過去我們是獨占,所以那時存在的目的和目標有兩個:第一,為全國民眾提供普及的電信服務,不可以有差別待遇,第二,創造國庫的收入、回饋國人。我那天算過,全國有五百萬個繳稅的國民,我們繳500億元給國庫,相當每個納稅人少交了1萬,把收入交給國庫是我們很重要的功能之一。

後來市場慢慢開放,每開放一個市場,我們在那個市場的定價政策就調整到反映成本,以前獨占時用價值定價,有超額利潤,現在面臨競爭我們要回饋到自由市場機制,自由市場最大的好處是沒有超額利潤,大家賺的都是合理利潤。要不然民營業者定價都是照我們的價格打折扣,市場流失一塊我們就降一次價,到最後我們反而對國庫無法交代,而變成price follower(價格追隨者)。所以我的主張是我們還是price leader(價格領導者),民營業者還要按照我的價格打折,我認為我有資格做得比它多一點,最簡單、清楚的遊戲規則就是回歸市場,大家一起爭取市場。

Q:企業客戶是民營業者鎖定的重點之一,你們如何因應?

A:我們要幫企業用戶找到最小成本的解決方案,幫他們從撥接變成寬頻,台灣稱為拉專線,我們會大幅降價。企業用戶的折扣通常比一般消費者來的有彈性,依照不同個案、使用形態,透過合約來決定折扣幅度。

Q:你們最近有沒有流失住宅或是企業的客戶,轉到民營業者那邊?

A:我們一直在追蹤這件事。

Q:情況怎樣?

A:情況還好。

Q:有沒有流失掉呢?

A:他們現在沒有真正的服務,都是打預約的,我們會盡量讓客戶知道,開放時代我們仍然是他們不變的選擇。

Q:民營業者曾經抱怨,中華電信在網路互連一直採取拖延的態度,時間拖得愈長,他們成本負擔愈重,使得東森寬頻、新世紀資通可能要四月才能提供服務,台灣固網就更晚了。中華電信真的有故意拖延嗎?

A:兩家已經簽約好了,台灣固網也很快就會簽好,其實民營業者已經準備一年多了,到了最後這幾天非要來講今天、明天就要連好,這種心理是不是有待商榷?更重要的是將來測試的時候,主要有訊號、模擬、帳務測試,前面兩種比較屬於技術性的,關鍵在於帳務測試,通常我們一批新的交換機上線、做商業運轉之前,就要測試起碼兩、三個月,目的是為了避免客戶從台北打到台南,兩邊交換機記錄的時間不一樣,帳怎麼算呢?不要低估這種問題,因為關係著大家的商譽。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其他業者,我們只是怕跟我們連線以後,帳單不符合,消費者受到影響,來找我們complain(抱怨)。所以最後我們說,如果有這種情況,讓裁判電信總局來決定。

Q:所以中華電信絕對沒有故意拖延?

A:我不認為是這樣。

Q:電信的品質很重要,新業者強調他們用最先進的光纖傳輸,可是中華電信還在用老舊的銅線,你們預計花多少錢更新設備?

A:說我們是老舊的銅線是不公平的,我們大部分的骨幹網路都已經光纖化。

Q:比率有幾成?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A:有的地方幾乎百分之百了,你仔細聽一聽,這些民營業者也都是要從ADSL做起,表示他們那一段也不是光纖,很多都是宣傳術語而已。

Q:可是東森寬頻有cable modem(纜線數據機)。

A:cable modem是另外一個solution(解決方案),cable和ADSL各有優劣,哪一個對現在的消費者最好,還有待考驗。ADSL屬於專線性質,由用戶專用,cable的頻寬是共用的,現在用戶數少,大家用得很高興,但以後用戶數一多,情況就有待考驗。所以,說中華電信的線路老舊絕對不正確,更何況從光纖到戶(fiber to home)的角度來看,中華電信全台灣fiber to building(光纖到大樓)的普及度已經做到了70%,我們幾乎已經是在門口了,就差最後一段拉進去而已。跟全世界比起來,ADSL在台灣有特別優勢,ADSL在其他國家線不能拉太遠,在台灣用戶跟機房平均大約相距一哩,是ADSL的最佳距離。在台灣ADSL 市場上,中華電信的成長性預期會比一般國際上做的來得高。

Q:台灣的成長性有多好?

A:中華電信今年對外宣稱設定的目標是六十萬戶,實際上比這個還高,目前幾乎已經做到三分之一了,三月下旬我們會開始促銷,所以要追求的數字還不只六十萬。

Q:明年要增加到多少戶?

A:我不能講,因為我們必須受制於到美國股市申請掛牌的規定。不過,我們光HiNet用戶就已經超過兩百萬,大部分是撥接上網的,如果鎖定這些用戶,最起碼就有兩百萬的對象可以努力。

Q:現在待裝戶有多少?

A:三、四萬吧。

Q:申請你們的ADSL要等多久?

A:中區、南區隨到隨辦,北區大概三月中旬以後,待裝戶消除掉以後,也是隨到隨辦。

Q:所以,我三月下旬去辦理就可以馬上辦好?

A:對,申請以後平均一星期就可以裝好。前面一段時間我們不敢促銷,因為供料吃緊,所以我們先把待裝戶裝消化掉,三月下旬、四月以後開始要促銷ADSL。

寬頻、數據是未來獲利重心

Q:你們促銷ADSL,跟民營業者進入市場是不是有關係?

A:其實趨勢上非常清楚,將來電信市場語音部分獲利非常有限,未來是數據、行動,甚至數據加上行動,所以中華電信將來一定朝這個方向調整。我到中華電信以後,就告訴同仁要調整營收的結構,改變的方向非常清楚,在總營收繼續成長的情況下,語音部分要降低,去年語音占總營收約64%,1998年時還有70%幾,今年我們希望降到50%。

Q:中華電信要到紐約股市賣存託憑證,但是固網部分又大幅降價,使得利潤下來,股票怎麼能賣到好價錢呢?

A:我們把這些東西都已經算過了,如果我們不降價,到時候我們是雙重損失,最後還是得降,而且那時候我們的市場已經沒有了,對不對?所以這個牌理非常清楚,世界各國只有這個方法,你要走樓梯下來,還是坐電梯一次降足。另外,我們語音也是刻意降低,因為這部分最容易受到別人攻擊,我們也知道要維持營收成長,必須好好把行動、數據、寬頻做好。我們財務預測往後看三年,整體還是成長的,比重繼續調整。

Q:獲利的情況呢?

A:也是一樣啊,合理利潤已經在那裡了。

Q:有分析師說你們長途、國際的毛利高達85%,這是真的嗎?

A:那部分是我們階段性任務時的定價,不見得那麼高,但是比一般合理利潤要高,是超額利潤,繳國庫,回饋國人的。

Q:你對民營業者有什麼建議?

A:面臨開放的時代,大家也不必預期我們行為還是跟過去一樣,還是可以有很大的獲利空間,我想不會的,這也不是開放的原意,如果開放了,我們定價還是跟過去獨占時一樣,那真的是暴利。

開放的時代,所有東西我們回饋給消費者,民營業者不是替國庫創造收入,充其量不過是繳稅而已,大家回到這種機制,憑自己的競爭力、效率去建立品牌,創造利潤。不要認為我們降價就是在打擊他們,沒有,反而是自由化最根本的底線,讓消費者直接獲利。

Q:民營業者要打這場仗,不太容易?

A:只要他們不認為電信是高獲利的行業,沒有這種假設在那裡,我想他們也都是身經百戰的,我們有很多地方反而要跟他們學習,讓我們變得更靈活、更有彈性。

Q:行動通訊市場的寶座輸給台灣大哥大,你們內部做了哪些檢討呢?

A:我們馬上會有一些不同的作法。

Q:要降價嗎?

A:價格不是唯一的,因為在不同階段會有那個階段最有效的策略,再講下去就要漏底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