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

蔡佳珊
user

蔡佳珊

2000-08-01

瀏覽數 17,150+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
 

本文出自 2000 / 8月號雜誌 第170期遠見雜誌

在山雨欲來的颱風天候,拜訪新店山居的畫家郭娟秋。北宜路上車水馬龍、塵土飛揚,過往的行人也形色匆匆。像避難似地拐進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弄,隨小徑向上蜿蜒,青綠的山色浮現,背後的喧囂竟也逐漸消弭,有如漁人鑽進了「彷彿若有光」的山洞。當高築在石階上的門開啟,出現了一張清朗且笑意盎然的臉,和一個小小的三合院。這裡,就是郭娟秋的世界。

出生在基隆八斗子漁村,郭娟秋的童年徜徉在山海之間,培養了她和大自然之間的親密關係。小時候的她跟其他小孩一樣,愛看諸葛四郎和真平的連環漫畫,也喜歡自己胡亂塗鴉。除了念基隆商工廣設科時學到一些繪畫的基礎技法,郭娟秋的繪畫歷程可以說是無師自通。後來她又在國立藝專學習攝影,雖然也覺得攝影是很有魅力的表現方式,但是畫畫總是帶給她更遼闊的空間和更充實的滿足感。

畢業之後,喜好自然的郭娟秋更是時常自己一個人滿山遍野地到處遊蕩,學著跟自己相處,也學著跟大自然相處。那時的她,生活上雖不安定,卻讓她對自己有了更透徹的認識,為往後的創作生涯打下了扎實基礎。直至在澎湖獨居了兩個月,畫了生平第一張畫之後,郭娟秋深深覺得,「我就是要畫畫才對。」

魔幻寫實的修行者

郭娟秋早期的畫色澤較為深沉,偏向黑夜的描述。「我喜歡夜晚的感覺,比較安靜,整個人比較集中,」她說。那時候她白天在雜誌社擔任攝影,下班回來雖然很累,但是仍然堅持在夜間畫畫,因此畫中也自然地反映了當下的情境和心緒。對郭娟秋而言,畫畫是一種抒發和尋找,也是心靈上的休息和整理。

郭娟秋的畫如同夢境中的場景,總給人一種魔幻寫實的感覺。例如在神祕的夜幕之中,浮動著一個大大的眼睛;或是一棵靜靜伸展的樹,在夜裡搖曳著一身柔和的亮光。透過黝暗氛圍的烘托,生命的活潑與安詳,同時躍然紙上。

郭娟秋畫中的奇幻氣質,常帶給觀者無限遐思和疑惑。「朋友問我,阿秋,你在台北生活,怎麼畫得出這樣的畫?」郭娟秋盤著腿,思索了一下,「也許是自己天生就對現實以外的空間有一種敏感度,或者說是一種想望吧!」她說。

「畫畫很像打坐的過程,好像在看什麼東西,其實是在觀照自己的心,」接觸佛法多年的郭娟秋,雖坦言自己「不太認真」,但是言語中總蘊藏著些許禪機。學佛提升了郭娟秋感受事物的能力,也幫助她把自己整理得更完整、更有次序,成為一種心靈上的轉化與凝鍊。「學佛先改變了我的人、我的心,再改變我的畫,」她說。畫畫對郭娟秋來說,也是一種修行。

「體會到這些的時候,畫畫就不再只是畫畫了,」郭娟秋說,畫畫不只是平面的完成,而是人的存在,整體的展開。

作畫的過程中,郭娟秋總是從「不假思索」開始,順由畫筆自然遊走。一個抽象的觸動,引誘著顏色在畫面上伸展,慢慢地「自己生長出來」,從抽象中延伸出具象的感覺。畫完之後,郭娟秋常常找不到開始也找不到結束,「我也不知道這張畫是怎麼完成的,」她笑著說。

郭娟秋喜歡一筆一筆,細細地、慢慢地畫著。整個人放鬆地安住在當下,一點一滴地去感受筆觸的變化。「我很能享受這種一筆一筆的樂趣,讓我感覺到跟自己融合在這畫裡面,」講到這裡,她立刻做出仔細畫畫的姿勢,顯得特別愉快。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就這樣,細緻的畫筆繪出了「洪鐘之靜」裡頭映著天光的水波粼粼,也描繪出落英繽紛而充滿神秘、超時空的「綠雨」。

後來,郭娟秋終於找到了時間自由的攝影工作,不但能維持一份穩定的收入,而且能擁有更多的時間投注她最喜愛的繪畫上。逐漸清明的心境,讓郭娟秋的畫作活潑了起來,不但色彩愈來愈明亮,畫的版幅也愈來愈大。看著「夏蟲」畫中歡欣鼓舞的熱鬧場面,郭娟秋也笑著承認自己的確是變得比較開心了。

塗鴉是人的天性

郭娟秋的畫室裡,午後的天光從窗外透入,照亮了牆上許多完成或未完成的畫,以及置物架上散落著的一管管顏料和各式各樣的畫筆。貓兒「小浣熊」在旋轉椅上正睡得爛熟,郭娟秋疼惜地低手摸摸貓兒的毛。平時笑聲爽朗的她,對貓兒說話的口吻卻有著母親呵護小孩子的溫柔。

隨即她端出許多幅已經完成的畫作,一一擺在畫架上,站開來重新審視。她畫油畫、畫水彩,也畫水墨,畫中的題材和圖像的構成更是千變萬化。沒有受過學院的訓練,郭娟秋的畫反而毫無窒礙,處處流露著強烈的個人色彩。「塗鴉是人的天性 ,」郭娟秋認為,畫畫不必學,只要畫得很高興就對了。

相對於許多藝術創作者時常受制於轉型與創新的關卡 ,郭娟秋有自己一套獨到的見解。她認為創新絕不是外在形式的不同 ,而是內在精神的提升。這種轉化的歷程,應該是自然而然的。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有沒有新的感受 ,有沒有新的體會,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說到這裡,畫家認真的褐色眼瞳中,透出微微的亮光。

十幾年的恬淡生活,郭娟秋覺得,人最重要的是過得平靜,但絕非一潭死水。「 內心和諧的同時,還是要過得很有生機 ,」聆聽著郭娟秋的話,總令人感到心中有某些元素,正一點一滴地甦醒過來。

畫家在全心投注繪畫的過程中,逐步地體現自己的生命。總是活在當下的郭娟秋,對自己繪畫的未來樣貌並沒有特別的預期。她只知道,必須持續努力地充實自己的內在,多閱讀、多體會、多親近「善之士」,一切的轉變就會自然發生。

曾經漂泊在山野,也曾靜默於禪寺,現在的郭娟秋,有如結廬在南山下的陶淵明,安於一方小小的院落,怡然而自得地繪出自己心裡的風景。安之若素的心境無須訴諸語彙,就如同陶淵明的詩句,「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