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扁唐「下放」無用論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2000-08-01

瀏覽數 13,400+

扁唐「下放」無用論
 

本文出自 2000 / 8月號雜誌 第170期遠見雜誌

「扁唐政府」自五月廿日就職以來,「內憂外患」不絕於縷。

以言外患:兩岸關係迄今無改善跡象,「宗教直航」未成事實,「城市外交」胎死腹中。中共八月開北戴河會議,「台灣問題」勢將成為重要議程。而大陸年底可望加入WTO,屆時就不會再怕美國力量的牽制。所以很多人認為,明年春天將是兩岸關係的決定性時刻。

以言內憂:行政和立法兩院爭執不下,因為沒有政黨基礎,「全民政府」成了一個虛幻而嘲諷的口號。國民黨在立法院對唐飛不假詞色,其實是項莊舞劍,衝著只有三九%民意的陳水扁而來。陳唐不僅陷入憲政困境,財政上尤其一籌莫展。中央政府沒有錢,地方喊著要錢;阿扁的福利支票要兌現,而不加稅的支票也要兌現,行政院左右為難。

夏季酷熱,碰上這麼多棘手麻煩,扁唐都應躲在冷氣房間,保持清醒,思考對策。但兩人不此之圖,卻要冒暑下鄉。

有人說,自三月十八日計票結束,阿扁就開始競選連任了。上任不久就全省走透透,訪果農,探養豬戶,並藉機發抒他的「治國哲學」。這樣做,看似勤政愛民,其實作用不大。

領導人穿夾克下鄉,始於蔣經國。他刻意「親民」,是當時環境使然。他個人非民選,他的政府也缺少民意基礎,他勤下鄉,目的在增強其統治的正當性。今天的阿扁。還用得著這樣嗎?

或有人說,直接與選民接觸,可瞭解民隱,方便施政;這也是欺人之談。以今天媒體之發達,每天全國大大小小的事,哪一件會漏掉?舉例來說,高屏地區自來水源被污染,幾百萬人無水可飲。這件事,不用下鄉大家都知道,阿扁當然也知道。但知道之後,他又做了些什麼呢?

可見,基於職權,本於財力,出於意願,中央政府對地方,有些事,不管知道不知道,都能做;反之,即使知道,也未必會做。

唐飛七月十五日到高雄市召開南部八縣市首長建設座談會,先行離席的有六人,場面相當冷清。唐飛宣布,行政院院會以後每三個月到南部舉行一次,「以示重視南部的發展」。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參加行政院院會的首長,大概有四十位吧!還有他們的幕僚人員、秘書、隨扈。這一大批人南下要坐飛機,要開車,要餐飲。想想看,這一趟折騰,要花多少錢?政府不是在鬧窮嗎?這筆開銷有什麼意義呢?難道說,不到南部開院會就不重視南部地區?如行政院理由屬實,那麼要不要重視中部?東部怎麼辦?

政府施政,不在架式「好看」,而在招式「管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