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路公司目前上市的有四百家。根據美國Chase銀行投資部的分析,其中百家較大的網路公司,其股票升值的平均值自一九九九年三月十日到今年三月十日為一三九%(三月十日是美國那斯達克指數最高的一天)。自今年三月十日至六月二日,這百家公司的股票,則下降了三六%。但是如果從去年的三月至今年六月二日,十五個月的時間,百家股票平均值上升了五三%。(見表一)
Chase銀行H&Q投資部,並將百家網路公司分成三大類及其他。第一類,B2B(企業對企業),計三十四家。第二類,Networking& Servers(網路連結與伺服器)有十三家公司,以上兩類,最近三個月股價雖有下降,但過去十五月來,股價仍上漲了二○○%以上 。最差的是第三類B2C(企業對消費者)公司,有四十一家,十五個月來下降了三八%。
美國美林證券著名的網路分析師Henry Blodget分析,目前全美四百家上市的網路公司中,只有五家有盈餘,所占比率不到一‧五%。他估計在未來三年之內,十到二十家能夠創造利潤。另外,有三○%到四○%的公司,因為投資甚多,略有名氣,或是本身具有利基,會被購併。另外的二○%到三○%的公司則會失敗而消失。
今年六月六日美國德州大學公布了一批資料。根據美國三千家各種傳統及網路公司(.com)在網路方面的企業活動及產值(見表二),並將網路相關產業分成四個層次。第一層為基礎建設,第二層為應用系統,第三層為中介單位,第四層則為商務活動。可以看出一九九八年及九九年兩年的產值成長,從四○%提高到七一%,成長率極為驚人,九九年的總產值為五千多億美元。同一研究也估計網路公司的雇用員工(見表三),各層次的企業總共雇用近兩百五十萬人,成長了三六%。雖雇用人員占全國就業人口的比率仍低,但其數字已經超過保險公司員工及公用事業員工,更是全國航空就業人口的兩倍。美國網路產業確實已經來臨。
重視智慧財產爭取商機
美國每年批准十七萬件專利,超過全球專利的半數。過去三十年,專利權獲得者的排名(見表四)。七○年代,美國在前十名中,占了九名。八○年代,日本公司占三名,歐洲公司兩名。到了九○年代,日本公司占了六名,美國四名,歐洲公司居然擠不進前十名。因此由專利的取得來看,二十一世紀美國與日本將平分高科技新產品的天下。
最後來看美國公司在台灣申請專利的情形。我現在參與3M公司的專利申請小組的工作,每次在決定向哪些國家或地區申請專利時,律師都建議跳過台灣不允申請,他所持的理由,除了費用之外(美國的申請費用約兩萬至四萬美元),還有兩個理由:一、台灣的市場不夠大。二、台灣並不尊重專利智慧財產權。所以對台灣產業界的專利對策,稱作包圍政策。我們在日本、南韓、中國及歐洲申請專利,台灣的仿造品必定外銷,只要到以上各國,當然包括美國在內,則可以該國的專利法制止。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要多重視智慧財產權。(本文作者為美商3M公司科技部門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