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遠見,必有近憂
貴刊一六三期中,聯電曹興誠提出其座右銘——「正、實、迅、慧」,並認為人生應順勢而為,確實值得吾人取法,其大意是做人要正正當當,做事要實實在在、劍及履及,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以智慧去經營人生,並具備過人的眼光,能當機立斷、掌握時代的趨勢,才能出奇制勝,成功的企業家當如是也。
展望公元兩千年,台灣加入WTO後,各種產業勢必面臨更嚴苛的挑戰,尤其是農業。但吾人看不出政府提出任何有效的應變之策,只是為了選票而一味討好部分農民與假農民,讓農地更加萎縮,屆時農村處處豪宅別墅、沒人願意從事農業生產,則國危矣。
曹先生的讜論不但適用於企業界,也適用於一般民眾與政府領導人,凡事要有遠見、不可急功近利。
台北縣 鄧鴻源
勤於閱讀,眼睛更添光彩
文明愈進步,人們卻愈來愈懶了。
廣播、有聲書出現,人們習慣以聽覺接收資訊﹔電視、電影風行,使得短暫的視覺刺激成為人們生活的慢性毒品﹔進入網路時代,小小的滑鼠引領人們迅速瀏覽資訊。
曾幾何時,閱讀不再。人們忘記優遊於文字之間的閱讀享受。其實若能偷得浮生半日閒,靜下心來閱讀,你的眼睛也會更有光彩喔!
台北市 陳彩青
關心我們的環境
看了一六四期李遠哲先生的演講內容之後,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與環境之間的深切關係。
如李遠哲先生所言,工業革命雖然為人類帶來了更進步的生活條件,但相對的,許多問題也應運而生﹔李遠哲先生也提到,就連在我們眼中較落後的地區如馬來西亞、印尼的污水處理比率都已達到八○%、四○%,台灣的污水處理比率竟然還只有三.六%,看到這樣的數字真不知道該汗顏的是台灣的主政者,還是自詡進步國家的台灣人民?
生活在現代,或許我們早已經離不開科技為生活帶來的所有便利發明,但這樣並不表示我們就得漠視、無言地接受科技進步為環境所帶來的傷害,在促進生活便利的同時,更關心我們的環境,才是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台北市 劉永貞
推廣美的概念
貴雜誌一六四期報導的北美館橘園收藏展活動,除了介紹橘園作品的特色之外,也刊登幾張名家畫作的照片,讓未能身臨現場的讀者一睹藝術風采。
但是再想想,台灣人真的有點可憐,別說中南部地區難得有藝術展覽,就連台北地區想要去北美館看展的民眾,都得在擁擠的人潮之中想辦法「鬧中取靜」。
生活在台北地區的民眾比起中南部地區來說,其實已經非常幸福了,連續數個大型展覽、表演都在台北舉行,平常也常有機會欣賞各種畫展、攝影展、戲劇、舞蹈、電影,還常常有國小老師、甚至幼稚園老師帶領小朋友前往美術館參觀,這些都有助於提升民眾的藝術涵養。但是推廣美的概念應擴及全民,讓中南部地區不再是「文化沙漠」。
高雄 林鴻揚
看長不看短的智慧
看短,是狹隘。
看長,是智慧。
貴刊一六四期中提及,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是「看得很遠的人」,如果旁人不能理解他的作為,他也不在乎,因為他已經看到未來。
針對此點,筆者相當認同。眼光的長遠不應只放在台灣科技產業的經營上,台灣整體的發展規劃更需要此魄力與視野。
自從興票案爆發至今,政商界人人膽戰心驚,深怕被扣上「黑金」大帽,民眾也提心吊膽地害怕對自己所支持的對象誠信幻滅。其實,政界與商界的交往在其他各國並非沒有,重點在於台灣的政商交往缺乏「規範」的建立,金錢、權力關係同時在公、私領域中混雜著。
政治人物肩負公共責任,對人民直接負責,如果他們也能學習施崇棠看長不看短的大智慧,就應避掉今日濫用媒體罵人的壞習慣,建立台灣社會的理性機制與規範。
花蓮原住民 馬耀秀利
人是企業成功的基礎
貴刊一六四期報導多個成功企業管理人員看待人力資源的觀念,清楚地讓讀者感受到一個成功的企業裡,所有的員工都是成功企業的重要推手。
這樣的觀念不只是公司管理階層應該具備,員工也應該有這樣的信念,當從事的工作符合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並且有勝任的能力時,應該盡力創造公司的最大價值。
譬如宏?無私地提供資源,接納員工為求創新而犯下的錯誤﹔花旗銀行尊重所有員工,消費金融業務高級主管中有五○%是女性;友立資訊為員工提出願景。全台灣有多少企業管理者能夠做到這些呢?或者只是喊喊口號、虛有其表呢?
如果員工能夠多為公司想、管理者能多為員工想,相信不但能消弭台灣勞資糾紛的問題,企業經營必然也會更有值得期待的遠景。
台中 林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