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董事長兼執行長比爾蓋茲(W. Gates)於元月十三日宣佈放棄執行長頭銜,將由總裁包默(S. Ballmer)接任統領這個價值六千億美元的軟體帝國。蓋茲仍保留董事長職銜,並擔任為他量身訂作的新職務「軟體總工程師」,將重心放在軟體產品的研發和策略,希望為微軟找出網路時代的新方向。
雖然這項人事異動的消息流傳已久,但在目前這個時機宣布仍引起多方揣測。因為有報導指出,對微軟提出反托辣斯訴訟的美國司法部建議分割微軟。對此蓋茲與包默都否認這項人事調動與反托辣斯訴訟有關。不過他們也強調,分割微軟是魯莽而不負責任的做法,而且會對美國消費者權益造成傷害。
二十五年前,蓋茲與艾倫(P. Allen)等人創辦微軟公司,抓住個人電腦的風潮,成為全球最大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公司,蓋茲也為自己創造了高達八百億美元的個人財富。不過微軟的作風強勢,引起許多人的反感和抨擊,蓋茲也被形容成微軟這個「邪惡帝國」的「大頭目」。去年十一月五日,美國法官傑克森(T. P. Jackson)認定,微軟不但壟斷個人電腦作業系統軟體的市場,並且濫用其壟斷地位。
微軟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反托辣斯審判 ,更重要的是,進入網路時代,有愈來愈多的軟體被放在中央伺服器上而非個人電腦硬碟裡,上網工具也從個人電腦擴充到行動電話等各種不同的設備上。網際網路的發展,衝擊到以個人電腦軟體產業為命脈的微軟。
微軟為了因應這個重大的挑戰,不久前提出新的策略:「下一代視窗服務」(簡稱NGWS),推動下一代的視窗網際網路平台與服務。蓋茲的職務調整,正是為了更專注在這個攸關微軟前途的新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