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讓兩岸雙贏在千禧相逢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2000-01-01

瀏覽數 15,650+

讓兩岸雙贏在千禧相逢
 

本文出自 2000 / 1月號雜誌 第163期遠見雜誌

(一)兩岸又繳了白卷

一九九八年年底在北京參加了兩天「兩岸關係座談會」後,在旅社中我寫下這幾段話:

「夜已深,人已散,但睡意全無。

二十世紀初的世界大事是: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凸顯了中國人的孱弱。

二十世紀末的世界大事是:歐元在十一個歐洲國家啟動,凸顯了歐洲人的格局。歐元的問世,正對細微末節與雞毛蒜皮都不肯一絲放鬆的兩岸會談,提供了一個刻骨銘心的諷刺。我們只有祈禱兩岸領導人從『歐洲整合』『歐洲一體』的最新發展中,打破小格局,展現大魄力。

被認為自私而自負的歐洲人,正展現了放棄世仇的大氣魄;被人認為博愛而又崇尚和平的中國人,則一直忙於內鬥,還自認聰明。

在當前兩岸關係中,大陸缺乏台灣情,台灣缺乏大陸情;雙方更共同缺乏中華民族立足二十一世紀應有的宏觀布局。」

一九九九的關鍵年又過,兩岸關係自李登輝總統於七月九日發表「特殊國與國關係」後嚴重倒退,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取消來台訪問。十二月八日中共全人代常務委員長李鵬訪日時再宣稱,台灣大選前不恢復對話,雙方繳出的又是令人痛心的白卷。

(二)大膽讓步,大愛回應

一九九九年年底在台北,關心兩岸前途的知識分子能再寫些什麼?我們只能期盼台灣於三月選出新領導人後,台北與北京能即時出現「海峽之春」。我的建議是:

北京大膽讓步

台北大愛回應

所謂「大膽」也只是展現彈性與善意,否則難以打破僵局;所謂「大愛」,也只是「利人也利己」,否則難以自拔。

北京的「大膽讓步」可以包括:

(1)在台灣不獨立、大陸不動武的原則下,積極討論簽訂「五十年和平協定」,並且撤退沿海的飛彈部署。

(2)主動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以外的國際專業組織。

(3)一個中國原則下,討論「特殊國與國的關係」。

(4)外交休兵,凍結各國對雙方承諾的數目。

(5)宣布恢復汪道涵訪台,展開另一次「辜汪會談」。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面對北京如此的彈性與善意,台北立即以大愛回應,跨進國統綱領「互信合作」中程階段的門檻。

(1)當雙方同時進入WTO後,立即平等互惠進行三通(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去年十一月十九日在台北即曾公開呼籲過)。

(2)在三通原則下,逐步放棄戒急用忍。

(3)試驗性引進福建勞工來台(如一年兩萬名,言明如其中有一名是間諜,立即全數遣返)。

(4)有條件允許大陸廠商來台投資。

(5)歡迎大陸高層來訪。

如果有人認為這是過於天真的建議,那麼,英、德、法等世仇敵國,為什麼能夠克服歷史的仇恨、民族的自負、文化的驕傲以及文字和語言的不同,在二十世紀結束前建構歐洲共同的繁榮與和平?

(三)台灣付出的代價

美蘇冷戰隨柏林圍牆倒塌已經結束十年;兩岸的冷戰則愈演愈烈。因為兩岸情勢的不穩定,及對岸飛彈的威脅,台灣付出的嚴重代價至少包括了:

(1)龐大的軍火採購:近幾年來平均一年要花千億新台幣以上的採購,真是駭人聽聞。一架F-16戰機的成本相當於一所小型國立大學的全年預算。一九九九年連續墜毀的三架F-16及兩架幻象,總價已近百億新台幣,同時損失了五位優秀的空軍飛行員。

(2)三通未通的代價:因各種間接轉運所增加的費用與時間的損失,不僅是經濟的,更是精神的。這種自己所加於自己的成本,已變成一個傷害,不能再坐視。

(3)交流未能擴大的潛在損失:改變中國大陸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直接的交流與接觸,加速大陸走向一個開放社會。兩岸之間的學術、文化、新聞、出版品、體育、藝術……交流,受到兩岸關係的倒退不斷頓挫。一個理性的、進步的中國大陸,才是台灣的安全保障。

(四)千禧相逢

追求兩岸雙贏,是雙方領導人的歷史責任。兩岸的對峙與內耗,是雙方領導人對兩岸同胞無法交代的錯誤決策。

連戰副總統強調的「三不」與「三要」(不獨、不統、不對立;要和平、要交流、要雙贏),其中的「不對立」與「要雙贏」,以及最近宣稱:若當選總統,就職前或後願訪大陸會晤中共領導人,是否已釋出了台北的期待?連戰同時提出研發長程地對地飛彈,也表達出缺乏互信中自衛的必要。

公元二○○○年,是中國的龍年。不同於一九○○年的是,大陸不會再有八國聯軍的入侵;台灣不會再有日本軍閥的殖民。

今天的大陸受到全球重視;今天的台灣受到全球尊敬。

二○○○年更是千禧年。讓北京領導人拋出「大膽讓步」,讓台北的新領導人以「大愛回應」。兩者在千禧相逢,啟動兩岸的雙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