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海嘯,加上國際學校來台搶生,國內大學也各出奇招留住人才。文化大學校長徐興慶昨表示,頂大多祭出國際化、跨域學習等作法,吸引考生就讀;各私大也有類似措施,但做出區隔性的關鍵,是發展多元、特色的前衛科系,例如文大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培育學生畢業後考全台僅10人持照的「攀樹師執照」,是近年來招生大黑馬。
近年來,高教界因生源縮減、各校搶生動作頻繁,連台大校長管中閔昨天也親赴高雄中學主持招生座談會,向南部菁英學子招手。許多頂尖大學打出國際牌,廣邀海外姐妹校,祭出雙聯、三聯學位;也有大學彼此結盟、組成「大學系統」開放學生跨校、跨域學習機會。
但不在金字塔頂端的私大,要如何在招生策略做出區隔?輔大教務長龔尚智表示,許多學校會改變校內資源分配,優先挹注有特色、能分眾的前衛科系,帶動學校知名度,形成招生正循環。相較之下,頂尖綜合大學因每一科系都是招牌,資源分配不均反而會引發各系反彈。
圖/文大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開設「攀樹學」選修課,培育學生畢業後考全台僅10人持照的「攀樹師執照」,成校內招生大黑馬。文化大學提供
以文大森保系為例。校長徐興慶表示,該系斥資超過百萬元,首創「攀樹學」選修課,教導學生如何正確爬樹、修剪樹木,克服蚊蟲叮咬、曝曬等挑戰;學生習得高空採種等能力,可報考全台僅十人持照的攀樹師執照,起薪上看五萬元,包括運用繩索技術修樹、採集稀有藥材,甚至是拯救卡在樹上的空拍機。今年度申請入學,森保系開放40名額,一階吸引近400位學生報考。
輔大則以2017年開幕的輔大醫院為核心,帶動其他科系發展。龔尚志舉例,像是培育外語學院學生成為國際醫療翻譯,或結合應用美術系師生技術,製作醫院診間動畫、AR或VR體感互動設計等;連院內醫師、護理師的醫師袍也是織品系學生一手設計,以醫學強項打造招生特色。
本文轉載自2019.4.25「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