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陳腔濫調,要踏實生活
在慶祝「國慶」籌委會上,香港新華社社長許家屯發表題為「合作協商、攜手並進」的講話。這篇講詞很有層次,詞藻富麗,但同時反映講者的邏輯思維未能擺脫「黨」八股的影響,假如香港人聽到或讀後而沒有格格不入的感覺,香港自由人的獨立思考已受麻痺。
格格不入的講詞
對於這篇講詞,我們感到格格不入的,粗略地歸納如下幾點:
第一、英國從香港撤退,中共收回香港,不過是前者管治香港的「合約」期屆滿,後者開出新條件--「中」英聯合聲明可視為中共管治香港的新合約;在與英國談判之中,中共爭取符合當前「領導人」統一大業理想的條件,將之說成是港人民心所趨,是「中華民族對統一祖國的渴望和香港同胞的愛國主義精神」所促致,未免過甚其詞了。
第二、不管是不是權宜之策,「一國兩制」無疑是中共對香港的開明決定,但能否成功?能否成為解決台灣問題以至其他國家解決同類紛爭的榜樣?港人的支持與信心和中共的是否有誠意,都在其次,關鍵是有沒有貫徹的理路和步驟。
眾所周知,在香港問題上,中共和香港有相同的利益。港人希望繼續過去的生活方式,在享有適度的自由下安居樂業;中共則希望繼續利用香港的創匯能力、引進西方科技……;同時在政治上對台灣展開統戰及向世人展示它亦有管治好香港的能力。
在這種實際層面上,中共和香港人,不論想走的、不想走的、能走的或不能走的,都有保持香港安定繁榮的誘因,而有此共同基礎,中共在瞭解港人心態、港人在因應中共的辦事手法上,就較易取得協調,朝「一國兩制」的方向邁進。
港人踏實生活而已
換句話說,中共和香港人力求保持香港現狀,並非基於什麼「愛國主義」,而是踏實生活而已。事實上,我們很同意許社長的「愛國主義是一種神聖的信念……」的說法,但在太平盛世,對祖國河山的眷戀、對祖國人事文物的感應,是敦厚的情懷,與革命、鬥爭和戰亂時期那種灑熱血、拋頭顱的愛國激情大有分別,誤用這種慷慨激情,很易令人過份理直氣壯,因而做出蒙蔽理智的事。
香港人在殖民地政府管治下創造經濟奇蹟,愛國與否,根本沾不上邊,中共在港代理人動輒鼓吹愛國主義,只會誤事不能成事--這裡的「事」,指的當然是人人有利可圖的經濟繁榮。
第三、在「謳歌」「一國兩制」之餘,許社長順帶談及社會主義優越性,拋出一些諸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既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之類的陳腔濫調,大陸人民對此也許習以為常,但在眾多港人心目中,這些話不但刺耳而且有反作用;人們會問,中共施政曾一再犯錯,承認錯誤而不承擔責任,豈非假而空泛。
總而言之,香港的活潑生機,與獨立思想、言論自由、冷靜處事、理性分析、自私、自愛與守法等原則有絕對關連,而許氏這次的演說內容,攬窪坦些原則距離甚遠。如果我們對這種腔調不予正視,任其蔓延,港人受其潛移默化,久而久之,香港的蓬勃生機就會萎縮凋謝。這種情形一旦出現,中共和香港就不是「攜手並進」而是「同步後退」!
許社長來港數年,看其表面言行,真是大有進步,但這次演說,顯然又回復「初到貴境」時的表現水平。究竟許氏是否藉此演說向思想上日趨緊縮的北平當局間接述職、直接明志,就非我們所能論斷了。
共軍駐港多此一舉
英軍應否駐港和駐軍費用由誰支付,可說是關心香港事務者關心的老問題。
本來,保護殖民地領土完整和政權獨立,宗主國是責無旁貸的,就如主權國家有「保土安民」的義務一樣;因此,香港人享有受英軍保護的權利,是天公地道的。
沒有免費的防衛
不過,「天下並無免費的午餐」,香港亦不能享受免費的防衛,因此,香港的稅項中包括防衛稅捐,港人享受「安居樂業」的同時,承擔軍費支出,正是應有的義務。大家必須體認的一點事實是,英軍駐港已非英國軍事部署的一環,其目的僅在作為香港法治的後盾,而法治是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基礎,因此由港人承擔軍費,是順理成章的。
關於駐港英軍的撤軍方式,我們以為逐年分批較符合港英利益。
本港警隊主要由港人組成,效率極高,他們入伍時得宣誓效忠英國皇室,但萬一受政治力量滲透--滲透深度與廣泛程度和過渡至九七年的時間成正比,即愈近九七,滲透愈深入愈普及,站在英國人的立場,他們不會對警隊絕對信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英國人保持一支作用不在保土安民而在保護英國人的英國精兵,是大有必要的。
中共將在港駐軍
九七年後,中共已決定在港駐軍,「聯合聲明」附件一對此已有明確規定;同時根據鄧小平「主任」的公開承諾,「聯合聲明」亦指出「駐軍費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負擔」。從經濟角度看來,這對香港絕對有利,因為一方面可享受免費防衛,不必承擔軍費--基於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至理,中共一定會以間接手法在香港賺取這筆駐軍支出的,一方面卻有駐軍在港消費的好處。
至於鄧小平在香港駐軍問題上的看法,我們有同意有不同意。同意的是,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中共自然有權派駐軍隊;不同意的是,我們認為香港駐軍與保護國家的安全無關 在深圳駐軍與在香港駐軍,在軍事觀點看應該沒有差別。換句話說,香港與「國家的安全」根本關係不大。
多此一舉
自從抗日戰爭迄今數十年,都是「國家不安全」影響香港的安全,從來沒有出現過香港不安全令「國家不安全」的事。因此,九七年後「中」港一體(一國),如果駐軍目的在不讓香港的不安全影響到「國家的安全」,因為根本無此可能,可說是多此一舉。香港唯一可能影響到「國家的安全」,是爆發世界大戰,或中共與某外國發生全面戰爭,令香港無端捲入漩渦;由於香港人口高度密集,處此非常時期,除非決心玉石俱焚,是「不能防守」的。因此,是否駐有重兵,亦是無關宏旨的。
同樣道理,由於沒有了國家的不安全影響到香港的安全這一重要因素,未來中共駐港解放軍,亦失卻防守邊界、平抑動亂及拖延邊界武力衝突的作用,一切非政治性的、沒有強力政治後盾的社會不安,相信日益擴大的警察是足以應付的。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當可理解,鄧「主任」堅持解放軍駐港的目的,一在作為體現香港屬於中共的一種形式(其他形式如政府部門及公共場所懸掛中共「國」旗,更加明確便捷);一在讓解放軍在收回香港這件大事上有與有榮焉的參與感。除此之外,理由雖然甚多,但都不能使人入信。由於這兩個目的皆與港人無關,因此,鄧「主任」強調軍費由「中央政府」支付,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