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是搗蛋,而是真的忘記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99-04-01

瀏覽數 16,100+

不是搗蛋,而是真的忘記
 

本文出自 1999 / 4月號雜誌 第154期遠見雜誌

電影「女人四十」道盡許多老人失智症(又稱老人癡呆症)患者家屬的心酸,曾引起深沈的共鳴。劇中飾演媳婦的蕭芳芳要照顧沒有行為能力、又痴痴傻傻的公公,他好像常常故意搗蛋,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到底有沒有靈魂。

現代上班族對上了年紀的老闆,可能要多包容一點。有一名高階主管發現,他向上了年紀的老闆抱怨他最近對老闆一連串的不滿。結果發現老闆一臉茫茫然,他完全不記得他說了什麼話令這名老幹部生氣。

記不得現在,卻忘不了過去

在進入高齡社會的當兒,老人癡呆症似乎不再只是譏人記憶力差的玩笑話,而變成一種令人恐懼的事實。因為前美國總統雷根而聲名大噪的阿茲海默症,就是其中的一種類型。

老人失智症是一種漸行性的大腦退化症,大腦內產生大量類澱粉斑,神經細胞內有神經纖維叢,造成患者記憶力嚴重混淆、喪失,腦部顳葉中部逐漸縮小,寬度減為同齡健康者的一半。

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約有二%到五%罹患老人失智症,八十五歲以上則高達二○%。專門治療老人失智症的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研究,造成失智症疾病最多的是阿茲海默症(六○%),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一○%至二○%)。病人容易焦躁不安,有被迫害妄想症,有的甚至一天到晚在街上遊蕩,不知所終。

記憶力衰退之外,有的病人連自己都不認得,會對著鏡中人說:「這不是我,我沒有那麼老。」或錯把太太當媽媽,女兒當妹妹。奇怪的是,病人不記得最近發生的事,對古早的記憶卻無一絲遺漏。這種失去近程記憶的徵狀,肇因於腦內海馬體病變或萎縮。

高齡八十的李湘(化名)就是個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李家在三、四年前發現李湘總是忘東忘西,對三、四十年前的事情如數家珍,近日的事情卻忘得一乾二淨。明明才剛吃過飯,她卻不知道自己吃了沒有;她不是忘了放在微波爐裡的食物,就是忘了關瓦斯、關水龍頭。

最初家人以為她只是年紀大易健忘,(哪個老人不這樣?)也不以為意。直到有一次,她獨自搭公車回家,下錯站找不到路,家人才覺得有問題。做了幾次腦部檢查、測驗,診斷出是阿茲海默症。

幾年下來,李湘陸續到醫院做追蹤檢查,她並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毛病,只知道「好像是頭殼有問題,」她將之歸咎於小時候爬窗戶經常撞到頭。李湘長期為頭痛所苦,從四十幾歲開始每天吃止痛藥,一直到現在不曾中輟,只要有一天間斷,即頭痛欲裂。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時間冰封在青春年代

家有這樣一老,家人無疑要多些擔心。自得知母親的症狀後,女兒就強迫她多吃魚、蛋,委請附近鄰居留心母親的行蹤。女兒又好氣又好笑地說,每次要母親記住什麼事,她總是會忘記,「有交代跟沒交代一樣,」家人只好不斷提醒她,要她反覆背誦家裡的電話、地址。

即使如此,李湘還是背不起來家裡的電話號碼、不知道今年是民國幾年。「現在的市長是陳水扁,省長是宋楚瑜,」笑容可掬的李湘自信滿滿地回答時事問題,任家人費盡唇舌解釋政壇已「改朝換代」,她還是這麼相信。

「醫生叫我不要想東想西,所以我就不去多想。」身體依然硬朗的李湘每天看電視、睡覺,到社區附近與鄰居串門子,鄰居早已習慣她重複談少女時期的事情,唱少女時代的歌曲。近程記憶衰退,並不影響她做為一個快樂的老人失智症患者。

對李湘來說,從少女時代結束後,生命中間這六十年彷彿一片空白,時間巧妙地冰封在她最美好的青春年代。

李湘的醫師、八年前開始治療老人失智症的劉秀枝表示,老人失智症會持續惡化,但每個患者退化的速度不同。劉秀枝八十三歲的父親也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全家人從餐廳吃完飯,一走出門父親就疑惑地問:「我們不是要去吃飯嗎?」

「他們真的不是在搗蛋,只是完全忘記自己做過的事情,」劉秀枝不憚其煩地解釋,隨著人均壽命增加,失智症患者總數將日漸攀升,社會要接納這群被迫失憶的人,並且注意他們的安全。

(蕭富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