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方雅惠
user

方雅惠

1999-04-01

瀏覽數 31,950+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本文出自 1999 / 4月號雜誌 第154期遠見雜誌

去年太平洋崇光百貨(SOGO)年終拍賣業績超過預期,但我們認為這是應該的,而且還可以更好。雖然去年整體經濟情勢不好,但我們一直以「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來訓勉同仁。

過去十一年來,我們每年都成長,即使在去年,仍維持九%的成長率,過去成長率曾超過一○%,不過基數不一樣,因為每年業績都成長,包袱會愈來愈重。去年單單忠孝店的營業額是一百三十四億新台幣,除了日本以外,在亞洲的SOGO百貨中是業績最好的,比香港高出將近二○%。

太平洋崇光百貨能做到十三樓高是幸運的,高雄店做到十七樓,中壢店做到十一樓,台灣的SOGO已建立一套經營高樓層百貨公司的know how(技術),也就是藉著活動、企劃及商品的配置將客人帶往高樓層,例如忠孝店正將十二樓規劃成可販賣商品、設酒席、舉辦講座活動及各式表演的多功能廳,利用本身的優勢創造和其他百貨公司不同的利基點。一樓業績好是當然的,二樓好是應該的,真正要創造業績必須著力在不太可能的地方,譬如五、六樓以上的樓層。

百貨公司的業績並非產生自打折時期,週末業績好也是當然的,週一至週五才是最重要的收入。

愈是不景氣,愈是突破的機會

在不景氣時要維持成長,除了體質好,也要有一個好的目標,並且落實。我們一直說「有心、用心、求創新」,百貨業是瞬息萬變的,譬如經過我們研究人潮的動向後,最近便著手改變了十一樓到十二樓電扶梯的方向。

此外是開源節流。除了平常的活動,又特別針對某些商品做更多的介紹,不要讓顧客盲目地消費,而且不只購買到整體的服務、享受購物的樂趣,還能獲得搭配性的知識。

控制成本方面,很早以前, SOGO就實施「利潤中心制」,每一個課都有財務部門設計出來的損益表,也是「企業診斷表」。每個課長都知道自己用了多少人、需不需要工讀生、消費品會不會太多,一個樓層便是一個利潤中心。不景氣的這段時間,愈做愈有成效。這個制度最主要是讓每一個主管不要只處於被動狀態,在壓力下能成為主動者。

但經營一個百貨公司,有些費用是不能省的,否則可能影響服務品質。利潤中心的課長就是老闆,在達到業績目標的情況下,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不要亂節流而影響到「開源」。節流很容易,撤掉警衛、電梯小姐,一年可以省好幾百億,但這些都不是可以節流的部分。審慎使用資源,譬如郵寄DM(直接寄給消費者的廣告文件),以我們八十萬的SOGO卡客戶名單而言,要主打哪一個客層、哪一種消費形態的客戶?效果又是多少?都要經過精算。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一般費用方面,我們透過電腦化、規格化提高效率,但在促銷費用及顧客服務投資方面,則採取逆勢操作,預算不減反增。譬如我們去年在福華飯店及八德路、忠孝東路口租更多的停車位,以專車接送客人往返,以服務彌補硬體設備的不足,並提供全省免費配送的服務。此外,我們也增加了訴怨台服務人員,希望能聽到更多的抱怨。愈是不景氣,愈是我們突破的機會,願意訴怨的客戶才是關心我們的客人。尤其在不景氣時,顧客愈精打細算,我們更要爭取這樣的客人,連這樣的客人都可以爭取到,表示其他的客戶族群應該都是我們的。

憑藉顧客的忠誠度站穩腳步

去年的成交價及成交量並沒有因為不景氣而下滑。絕大多數人會先減少奢侈品及休閒用品的消費,而幸運的,就商品等級而言,SOGO是一家「好」的百貨公司,但不是一家「頂級」的百貨公司,所以並沒有因為不景氣而流失客戶。

在價格策略上,我們並不以「便宜」或「貴」來考量,而是訂「合理」的價格,因為我們認定自己的角色不是「打折百貨」,而是「品質百貨」。

此外,百貨業是「末梢產業」,較不受到短期經濟榮枯的影響,對於國際景氣的衰退較不敏感,尤其台灣消費者還是滿享受shopping(購物)。所以去年我們周年慶打破了最高紀錄,十天營業額十六億,單日最高做到兩億,成長了將近三○%,原因在於顧客相信我們的打折是合理的,而且還是可以得到好的服務品質。不論是哪種行業,能在不景氣時站穩腳步,憑藉的便是顧客的忠誠度。

至於未來這一年,對百貨業而言應該是辛苦的一年。中小型百貨公司將被淘汰或是購併,量販店的商品可能會與百貨公司部分重疊,因而瓜分市場,但重要的是百貨公司要建立顧客忠誠度,規劃符合顧客需要的企劃活動,還要提供一貫、甚至更好的服務品質。服務業是永無止盡的,顧客永遠不會滿意。

此外,政府徵收營業稅也影響重大。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因為營業稅而更不景氣,以至於政府買百貨公司的禮券贈送給老人及小孩,但老人及小孩並不是消費主力,策略根本錯誤。現在台灣要徵收營業稅來支付老人年金,要加徵多少才抵得過?我非常擔心,屆時可能會造成今年年底的業績更好,因為消費者會趕在徵收營業稅之前大肆購買,但明年就慘不忍睹了。

(方雅惠採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