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惡補無用論-一位中學老師的反省

石厚高
user

石厚高

1987-09-01

瀏覽數 23,700+

惡補無用論-一位中學老師的反省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7 / 9月號雜誌 第015期遠見雜誌

我於民國五十一年師大數學系畢業後即往北市萬華初中任教。當時還未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學生是經由聯考入學的。

我初去萬中時教兩班初一及一班初三。初一有一班是實驗班,我擔任該班導師直到他們畢業。當時教育局要實驗生物、理化以及數學的教材,所以選了若干所初中來實驗這些教材,萬中是其中一所。後來聽說萬中是在十五個班中,由智力測驗挑出若干學生來編成四個班,分別是實驗一班、二班、三班與四班。其他的十一個班是普通班。

熱心三年,當頭棒喝

我初為人師,深感責任重大,希望這個班在我教三年數學,當三年導師之後,他們的升學率是全校第一,並打破歷年來的記錄。後來我才發現我是多麼的幼稚。

從五十一年九月起至五十四年六月學生畢業、我離開萬中為止,除了星期天與國定紀念日,我都是早晨六點起床,搭第一班六點二十分的公車去學校。

六點五十分左右進入教室,照顧學生自習,然後是升旗上課,中午與學生共進午餐。下午我在辦公室休息,看看作業考卷,準備教材,導師班有自習課我就去上數學,因為我以第一志願考上數學系,我以為數學是天地間第一等學問,唯恐學生回家以後有問題找不到人問,所以我在下課十分鐘也不休息,照常上課。下週舉行某科競試,這週的自習課還有早自習的時間全部準備這一科。

所以我在萬中的三年,我的導師班囊括了同年級的整潔、秩序、服務、儀容等比賽以及各科競試的冠軍,很少得亞軍。大家都讚美我了不起,領導有方。三年後他們畢業了,我挨了一記當頭棒喝。

參加高中聯考錄取總人數是實驗一班第一,實驗二班第二,實驗三班第三,實驗四班第四;考取前三志願總人數是實驗一班第一,實驗二班第二,實驗三班第三,實驗四班第四;考取建中總人數也是一樣。比起普通班來實驗四班還是在前面。

進步緩慢的行業

我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我痛苦萬分。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很單純,入學時作的分班測驗是按成績一、二、三、四班排下來的,三年後再度升學的成績舉二年前並無二致。「嚴師」也好,「名師」也好,對學生的影響並不大,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這些道理,我的教學會正常得多。

從民國五十一年至六十八年,我一直都以為教師偉大、教師勞苦功高,公家機關的核薪,教師宜排第一位。直到六十八年我舊病復發住進榮總,我才發現這種想法並不正確。

醫院與學校在氣氛上最大的差異是醫院是有階級的,在公立醫院當護士長或主任醫生,比在公立學校當校長或主任要神氣多了。我親眼看到我病友的主任醫師來對他作例行檢查時,身後跟著一、二十個醫師,他拿起實習醫師早已放好的X光片,一面對著窗子審視,一面發出很冷厲的聲音,一個字一個字的蹦出來:「你給他吃什麼藥?」住院醫師必恭必敬的回答:「我給他吃ABC。」又是很冷厲的聲音:「你給他吃ABC,你為什麼給他吃ABC,你為什麼不給他吃XYZ?」住院醫師又必恭必敬的回答:「我改我改,我馬上改。」主任醫師把X光片往床上一摔,大步離去,大家也就一擁而出。這個時候住院醫師馬上對著實習醫師吼:「記下來,記下來,別傻立著。」實習醫師一迭聲的是是,我看得全身發冷。

醫院是有階級的,有階級並不見得是件壞事,至少本行的專業知識有人指導,進步得快多了。

而教師是沒有階級的,從大學畢業當老師一直到退休或進棺材,在教學方法、教學準備、面對學生、評分、改卷、監考、處理偶發事件等,都沒有人對你作任何指導,一方面是沒有這種制度,再者是沒有這種習慣,三者是教師都很有自尊心,你不能主動給他指導,除非是他們主動向你請教,而年輕老師又不屑於向人請教。

升學端賴資質與努力

某報曾報導教師對本行的專業知識很豐富,而對外面的世界欠缺瞭解,其實一般說來教師對本行專業知識所下的功夫比起醫師差得太多了,至少初入社會的兩年是如此的。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也比較成熟,我發現就升學而論,學生不論是在嚴師班、名師班、勤教嚴管班、自由放任班,在升學的表現上並無太大差異。升學的表現還是要看個人的資質與努力。在我讀初中時有一年大專聯考的甲組狀元,竟是台北縣某名聲不太好的學校畢業的,後來記者報導他自初一至高二都是在建中讀的,五年都考第一名。後來由於他家住在新店,從家裡來建中讀書,來回至少要三小時,實在浪費,所以轉學至該校就讀。

又有一位身份特殊的學生曾保送進了建中,並且編在建中初中畢業直升高中的直升班,他有良好教養又很用功,並且家裡請得有家庭教師,那個時代能請家庭教師的很少見。三年後他們畢業了,除了他以外全班考取大學。

民國七十一年北市高中聯考,某補習班老闆取得了闈內的五科試題,立即給補習班的學生作考前猜題。就在聯考進行時傳出了洩題案,消息傳來輿論大譁。經過調查有兩百名學生知道題目,教育部長朱匯森極富於行政經驗,馬上下令建中增加錄取兩百名,平息了一切紛爭。我擔任導師的班級學生在週記上寫著:「這兩百名學生佔了便宜。」我說:「他們沒有佔便宜。」學生說:「他們明明佔了便宜。」我說:「他們明明沒有佔便宜,不信三年以後看。」三年後建中升學率降低一成,少了多少人?兩百名!你說奇妙嗎?

在校成績與聯考表現

大家也許要問你的導師班每次競試都是冠軍,為什麼在畢業後升高中考試的表現仍然恰如其份,與三年前進入萬中分班測驗時排名相同,居第四位,而我這三年的努力並沒有幫助他們超過別班?當時我對這一點也是想不通,後來我明白了,競試只是單一的一冊,我只要多提示一下,多陪他們讀幾個小時就可以勇奪冠軍了,而聯考是要考三年的,所以仍然是原來的水準,我可以舉一個實例來說明這個事實。

二十多年前高中生可以保送大學的時代裡,有些有資格保送大學的學生,因為不能進入醫學系,就放棄保送,自己考,大家都以為沒問題,一定是名登金榜的狀元,結果呢?沒有考到狀元,而且沒有考取;不但沒有考取,而且成績距離錄取標準遙遙落後。這是怎麼回事?

人學考試名列前茅與在校成績表現卓越是兩種不同的境界,在學校爭取好成績,只要把有限的幾本書讀懂讀熟就行了,而入學考試要把三年學過的都要讀懂讀熟,更要能融會貫通,才能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道理就這麼簡單。

國中的種種問題

若干年前就聽說國中成天考試,一天考個三、四科甚至七、八科都是很平常的事。以致國中生很晚才睡,早晨又起不來。去年雙十節實施彈性放假,我想要全家去玩玩,唸國中的小女兒說,假期後上課的第一天要考八科,還有十幾張測驗卷要做,只好全家窩在家裡。考試真能提高程度嗎?

對於文科的如國文、英文來說,每一節課留下三、五分鐘,挑幾個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學生起來背背書;對於數學來說也是一樣,找幾個較差的上黑板做做題,就很有警惕激勵的作用了。假日留下一大堆作業,對守規矩的學生是一種負擔,對於無所謂的學生來說照樣不做,也收不到任何效果。這一方面來說,師大附中的初中部就正常得多,它們的一年級四點半放學,二年級五點半放學,三年級六點半放學。

另外就是補充、補充,不正常的補充,讓學生受不了,就拿國中的英文來說,能把課本背下來的學生,不論在校的任何考試,至少應讓他們有八十分。大學畢業的家長,雖然不是學英文的,如果常接觸英文,他們把國一上的英文課本從頭讀到尾,都沒有一個生字,卻無法答覆老師給兒女的補充作業上的問題。那是天大的笑話!

在具備本行基礎專業知識以及課本都能講授完畢的前提下,老師是沒有好壞的,只有會安排與不會安排之分。在我執教後第一次要學生交作業的時候,全班五十名學生只交來三十八、九份左右,習題共有二十題。第二次遇到題目較多的習題,我把它分兩次甚至三次交,每次都是全部交齊。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大多數的學生都是明天交作業今天才寫。

儘速恢復正常教學

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之前,國小惡補得非常厲害。當時考進建中的學生在初中一年級留級的比例遠大於二、三年級,這就是教學不正常的必然結果。

國民中學是義務教育,教本不宜太難,教育部將於今年九月召開全國教育會議(編者按:此會議已延期),研商教育大計,希望對這些問題能有合理的解決辦法。

我誠懇的呼籲,各國民中學儘速恢復正常教學,按規定時間放學,則莘莘學子幸甚,家長幸甚。

沒有加課,減少了老師的收入,我實在罪過,所以我建議原來要收的加課費照收,家長都是絕對舉雙手贊成的,希望高中也能援例辦理。

(石厚高為建國中學數學教師)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