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2018年的中國大陸經濟,就意味著一系列的挑戰。
到底中國大陸在外有貿易戰、內有結構調整的嚴峻情勢下,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單?2019年又將立下哪些任務清單的「軍令狀」?從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年兩會所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觀察出大陸經貿政策的新風向。
這份長達35頁、全文近2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全球財經界最關注的是,大陸對2019年經濟成長目標的設定。
在內外交逼的2018年,大陸依然達成6.6%的經濟成長率,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接近30%,高於美國的21.5%,持續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最大貢獻者。
專家特別分析,大陸經濟成長背後的驅動引擎之一,是強勁的消費力,2018年消費對大陸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76.2%。顯示大陸內需市場的強韌活力。
2019年大陸經濟能否維持高檔?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2019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
引發各界探究的是,這個數值竟然比2018年的6.6%低,可說是近20年來,政府工作報告的最低目標。大陸是否已準備好2019年要過苦日子了?
還有一點耐人尋味:6%~6.5%表露了一個「彈性區間」的概念,除2016年,歷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成長目標時,皆是定在某一個數值左右。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大陸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在記者會上的解釋,由於預料2019年內外形勢更為複雜嚴峻,全世界的經濟增長動力皆有所減弱,大陸經濟運行面臨新的下滑壓力,適當調低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符合實際」。
圖/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圖片取自新華社
大陸財經專家則進一步指出,大陸2018年的GDP總量首次突破90兆餘元人民幣,基數十分巨大,成長率勢必沒辦法像早期基期較低時的快速增加。按照經濟發展的長期規律而言,基數越大,成長速度會變愈低。
至於訂定6%到6.5%,則與大陸計畫在2020年全面達成小康社會及就業情勢有關。
根據大陸官方智庫測算,2020年全面達成小康社會,代表大陸的人均收入要比2010翻一番(增加一倍),只要今明兩年GDP增速保持在6.2%左右,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而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可以帶動190到200萬的就業人口,GDP成長率6%到6.5%預計能實現1100萬人充分就業。
由此可知,政府工作報告的確是字斟句酌,光是「6%~6.5%」便內藏玄機。
一方面要克服經濟下滑的壓力,又要持續保持平穩的增長,大陸政府拿出的藥方是從優化經商環境著手,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進一步激發市場的活力。
減稅,預計是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最令企業有感的新政。
大陸針對製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率,將由原本的16%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
企業減稅曾將國家經濟帶出泥潭,英國與美國都曾有過先例,因為它將立即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以知名手機品牌OPPO為例,這家集團向來是廣東東莞的納稅大戶。不願具名的負責人透露,增值稅稅率減少一個百分點,集團就能減少1億人民幣的稅款。2019年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將製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算下來,企業一年將減少稅款3億人民幣。
雖然不準備過苦日子,但大陸政府卻打算迎接「緊日子」的到來。
由於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預計將減收近2兆元人民幣,將會給各級財政帶來很大的壓力。
於是,工作報告中明訂2019年工作任務之一,為支持減稅降費,各級政府要想方設法籌集資金,中央財政要開源節流,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尤其是政府官員的公務出差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的「三公」經費,要再壓減3%左右。
從GDP目標設定、減收企業稅賦到「政府過緊日子」,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堪稱務實而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