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約翰科大前身為新埔工專,治學嚴謹、校史悠久,國際知名IT大廠的高階主管均有校友身影,引以為傲的人脈資產正是投入培育「AI人工智慧」人才的優勢所在。
「新埔工專是我人生的黃金五年,不僅身心靈的教育薰陶,更讓我翻轉人生未來的路。」身為聖約翰科大前身新埔工專機械科70級校友,聖約翰科大校長艾和昌回首青春如是表示。出身眷村、家中五個孩子排行老三的艾和昌,回憶當年住校宿,生活條件與家中差不多,反而更多自由。而高中失利、重考一年才進入五專,少年艾和昌曾經信心低落,「假日留校有老師、教會牧師的心靈教導,加上大屯山、觀音山、淡水河就在眼前,環境自然優美,同學之間單純和睦、彼此鼓舞,讀書格外起勁。」艾校長認為,現在學生生活條件好、自我意識高,聖約翰科大在軟硬體更趨完善,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透過課程、師資、產學設計等協助找到出路,更具競爭力。
身心薰陶、發狠努力,重考生成為留美博士
從一個重考生,到取得美國一流大學碩博士學位,艾校長專攻再生能源領域,更擁有註冊權利的阿波羅太陽能車,是台灣知名的太陽能專家。「我的註冊車牌是95號,就是當年新埔工專的學號701195的後二碼,真的很感念學校。」在師長的指導下,當年艾校長希望出路更好,認定「不要只是五專畢業」考上預官、與許多大學生往來,發現出國唸出書的路。他發狠念書、下苦功自己申請學校,終於順利留美。「學校給我的身心教育影響很大,打下未來的基礎。聖翰科大延續傳統,像是新生訓練的『點燭』;師長為學生『門徒洗足』的儀式,都是傳遞利他的信念。」艾校長表示,即使在科技時代,品德與專業能力同樣重要,也是聖約翰不變的治校理念。
面對AI時代來臨,各個產業都需要智慧應用科技。艾校長表示,聖約翰為使學生跨域、跨界學習,在「師資培訓」、「課程改造」及「設備購置」等三方向積極著手,更以「綠能、智慧、健康」為三大主軸,將「人工智慧」應用在智慧運算、電腦視覺、智慧生活及工業4.0等四大領域,希望讓學生即早搭上科技潮流,在校內就有機會學習「人工智慧」,儲備進入各產業的競爭力,成為各領域的「人工智慧」應用人才。
人工智慧浪潮下,結合校友優勢培育AI師資
艾校長表示,聖約翰科大校史悠久,前身新埔工專校友傑出者眾,包括國際知名IT大廠,均有校友擔任高階主管,成為學校最強大的人脈資產,也是投入培育「人工智慧」人才的優勢所在。學校積極鏈結產業、引進校友資源,延聘國際大廠一流業界專家授課,培育AI師資,讓無論是課程教學、計畫研究或專題指導,都能提供學生不同領域的專業師資,幫助學生深度學習「人工智慧」應用知能,讓AI、雲端、物聯網及大數據分等科技教育能夠向下扎根,厚植學生不被取代的職場實戰力。
(圖說:聖約翰科大與業界共同推動智慧機器人的研發與教學,學生在校期間即可學習業界先進技術,提昇在智慧機器人產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