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台後,積極推動新的能源政策,風電就是重要的綠能之一。到2025年,台灣燃氣機組發電將占50%,燃煤機組占30%,再生能源占20%,太陽能、風電屬於再生能源。2018第16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特邀經濟部長沈榮津,以「離岸風電產業 供應在地化推動」為題進行演講。
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 2014年針對全球「23年平均風速觀測」的研究,發現世界上風力最強的20處離岸風場,台灣海峽就占16處,且絕大多數在彰化外海。
此外,工研院也在2013年發現,台灣離岸風電可安裝面積達5640平方公里,總裝置容量達29GW(290億瓦),可撐起2000萬戶一年用電量。
在「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下,政府該如何整合產、官、學界的力量,迎接這波的風電契機?以下為演講精華:
風能這一塊,我們過去在陸上的部分大概已經推動的差不多。現在推動的是離岸風電,也就是離開岸邊到海上來裝置風機。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來談產業在地化的推動情況。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