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長得什麼樣子?基金會以台語「甘苦」(艱苦)、「我認真生活的家人」為主題,蒐集416件家扶孩子、社工、社會大眾的繪畫與攝影作品,開辦「甘苦生活節-甘苦印象展」。
除線上展覽外,在宜蘭縣前五結國中校長張振源爭取下,把位在羅東鎮文化街53號,有80多年歷史的成功國小「校長宿舍‧老房子咖啡」館當展場,昨起開畫展,展期到明年1月31日。
展覽中,家扶孩子生動描繪家中生活樣貌,45件展出作品中,每幅畫作都有感人溫馨的故事,邀請民眾從不同角度,不同距離重新思考弱勢族群生活樣貌以及所面臨的「貧」頸。
展覽期間,「校長宿舍‧老房子咖啡」館捐出營業額百分之10給家扶基金會,號召民眾享咖啡、看展覽、助弱勢。
圖/家扶基金會開辦「甘苦生活節-甘苦印象展」,把80多年歷史的宜蘭「校長宿舍‧老房子咖啡」館當展場,昨起開畫展,展期到明年1月31日。宜蘭家扶中心提供
一名參展者畫的是「搬家」,她說:「因為我們從國小開始就常常搬家,對我來說搬家已經是生活中的常事,而且每次搬家都非常累,印象也很深刻。」她說:「只要家人還可以在一起,能有個地方住就不錯了。」
「校長宿舍‧老房子咖啡」董事長林顯光說,每個世代面臨的貧窮議題不盡相同,但不變的是對孩子的心疼與不捨,期盼大家品嘗咖啡的酸苦甘甜之餘,用心觀賞孩子畫作,思辨台灣貧窮問題。
宜蘭家扶中心主任謝曉雯指出,家扶基金會扶助對象中,近2成家庭月收入不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萬2388元,多數孩子面臨學習資源不足,甚至對未來發展缺乏自信,希望大家踴躍觀展,認識弱勢家庭生活樣貌,並支持家扶無窮世代計畫,幫助弱勢孩子跳脫貧窮循環。
本文轉載自2018.12.9「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