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朋友穿針引線
六月下旬在台北的辦公室中,突然接到一位不相識的外國人的電話。他說:「我有一本非常重要的文稿,也許你會有興趣出版或者摘述。我希望馬上能見到你。」
半小時後,他出現在我的辦公室。一位斯文、禮貌,而又熱心的中年美國人。他說:「我剛從H城來。那邊的一位中國朋友希望為他在北京的友人做一件有意義,也有風險的事。他想把北京友人近年來的珍貴文稿在自由世界出版。」
我驚喜地問:「作者是誰?」
「你猜猜看?」他說。
「會是剛從羅馬講學回去的方勵之教授嗎?」
「一點都沒有錯。」他點頭微笑。
「為什麼會找我們出版?」
「H城那位朋友看過你們出版的書,對你們有信心。」他慢慢的回答。
方勵之的珍貴文稿就在眼前,我幾乎難以置信。我們約好第二天上午再談細節。
(二)全書十七萬字
第二天他準時出現在我的辦公室,經濟與生活出版公司發行人王力行女士參加了我們的商談。
面對這位剛認識的美國朋友,我們不得不問:「怎能確信你擁有方勵之的珍貴原稿呢?」他細述了足夠使我們相信的說明。 同時我們也提出了四項要求:請H城的那位中國朋友(一)提供方勵之教授的近照;(二)請方教授寄一些最近寫的尚未發表的文章;(三)請方教授為這本文稿,寫一篇序;(四)請他自己答覆我們提出的一些問題。這位美國朋友說:「目前在香港及其他地區已有一些方勵之教授,但那些文稿是熱心的人自己收集的,只有我手邊這一份是經過方教授自己審閱過的。我相信H城的中國朋友一定會全力做到你們的要求。這樣更可以證明這本文稿的真實性與珍貴性。」
他終於打開了他的手提包,取出了一本厚厚的紅色活頁本。封面上沒有一個字。他嚴肅地看著我們:「這就是H城朋友鄭重託交的方教授的心血結晶。」
打開第一頁,首先出現的是:「人物評傳:方勵之--共和國需要這樣的學者」,作者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吳國盛,刊於一九八六年第六期的「自然辯證法通訊」。
文革時代,那本小小的紅色封面的「毛語錄」被當作聖旨,把大陸帶入空前的浩劫;現在,另一色封面中所包含的十七萬字;剛好是否定共產政權的。
(三)取得獨家出版與發行權
我們激動的接下了這本文稿,也承擔了出版界一個歷史性的機會--為爭取自由與民主的方勵之教授留下一個比較完整的記錄。
在以後的幾週中,H城的中國朋友不僅實現了我們提出的四個要求,並且還提供了方教授在大陸各地演講的錄音帶。同樣重要的是:經濟與生活出版公司獨家獲得本書全球出版及發行權。這本書全部約十七萬字,取名為「我們正在寫歷史--方勵之自選集」,它是「遠見叢書」的第一冊。其中精華部份首先在九月號遠見雜誌獨家刊出。
經由我們的摘述、國內的出版、全世界的發行,以及譯成外文的授權,我們希望:
方勵之的獨白,會變成全大陸的共鳴。
方勵之的沈默,會變成十億人的抗議。
方勵之的話,再也不限於耳語。
方勵之的話,會得到全世界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