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現金減資換發新股後,明(26)日掛牌交易,掛牌參考價為82.63元,究竟是「補跌」還是「補漲」,將是台股多空風向球。投資專家分析,儘管24日勞退基金撥款的代操資金可能加持,但鴻海股價仍有「四大隱憂」。
法人分析,四大隱憂之一是今年以來現金減資恢復交易的個股,包括錸德、奇力新、台勝科、信大、義隆電等重新掛牌後,股價兵敗如山倒,皆打回原形,現金減資不再是股價上漲萬靈丹。鴻海能走出不一樣的路?
二是鴻海是外資提款標的,鴻海17日最後一盤殺出3萬張大量,導致鴻海以68.1元收盤創下5年新低,根據交易資料,外資美林大賣鴻海2萬3,653張最多,單是在最後一盤就狂倒2萬0,443張,是倒貨元兇。
外資10月以來賣超鴻海131,906張,持股比例從年初的49.26%,大幅減少至42.82%,外資拿到減資現金,現股賣完了嗎?
三是鴻海基本面,鴻海的三率毛利率、營利率及淨利率,2017年第1季是7%、3%、3%,今年第2季已降至5%、1%、1%,尤其是營運活動現金流量,還出現負值,成長動能出現疑慮。
四是鴻海價格,鴻海減資停牌期間,台股加權指數暴跌459點,鴻海掛牌參考價為每股82.63元,價格有偏高之虞。
唯一一項利多條件是政府基金,勞退基金昨日宣布撥款140億元給七家投信,依據台灣永續指數成份股投資,鴻海在此一指數中成份占比10.63%,政府基金銀彈「神救援」,是否能抵擋外資及散戶明天賣壓,仍有待觀察。
本文轉載自2018.10.25「經濟日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