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水比石油更珍貴

孫秀惠
user

孫秀惠

1998-09-05

瀏覽數 17,700+

水比石油更珍貴
 

本文出自 1998 / 9月號雜誌 第147期遠見雜誌

今年四月,「全球水資源政策--跨國水資源管理合作會議」在德國波昂舉行。會中提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二十一世紀將是「爭水世紀」,水資源將比石油更珍貴。

未來,全球每個國家勢必要為自己的水「開源」或者「節流」,同時面臨缺水和嚴重水污染的台灣,更是無法逃避這個問題。事實上,水的管理在許多國家已經成為科技發展重要的一環,創造可用的水、乾淨的水,甚至可以成為跨國的生財利器,例如歐洲的法國,現在就是全球水處理技術的輸出大國。

法國有二十六萬公里長的水道,是歐洲水文最複雜的國家。「水」也在一九九二年正式成為法國立法保護的國家資源,整個水資源的管理政策是一套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的統合系統,從保護水源免受污染、對抗都市與工業水污染、更新下水道,到提供廠商或民眾節水措施,以及研究發展等等都包括在內。

基於統合式的管理思考模式,法國的水資源管理也不是以中央、省、縣的方式來劃分,而是按著河流的流域來區隔,由六個財務獨立的河流管理局進行相關機構與事務的統籌。

目前,法國的河流管理局一年的經費超過十五億美元,其中九成用來補助民間水公司興建新型的淨水廠、供水系統以及企業對於水科技的研究發展。由於法國已經採行歐洲共同體對於水質檢測最嚴格的標準(例如一公升的下水道排放水中,含氮量不得超過一微毫升),所以目前許多歷史較久的水處理廠也都不斷地更新設備。

世界一些最先進的水處理與管理方式,大概都在法國實行過。

以大巴黎市為例,巴黎近郊Ivrysur-Seine水廠就是巴黎人口中的「超摩登」(ultr-modern)自來水廠。這個水廠所供應的大巴黎飲用水,不是採用傳統的層層濾淨和化學處理法,而是運用生物科技,透過微生物分解水中不必要的物質。因為減少化學物質的使用,整個過程較為環保,而且比傳統方式節省了四分之一以上的經費。

巴黎區的另一個區域水廠也正逐步改成這種新的處理方式,一天可多供應這個城市六十萬立方公尺的自來水。據估計,大約在十年內,巴黎人所飲用的水有一半將會來自這類超摩登水廠。

蓋在運動場地底的污水處理廠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法國南部的大城馬賽則建設了一座地底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馬賽每天由下水道排放入海的污水大約二十五萬立方公尺,對於這個以海港聞名的都市而言,如果污水沒有經過良好的處理,將會破壞珍貴的天然景觀,同時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地區,污水處理廠也不能製造廢氣或噪音。

結果,由法國OTV公司所興建的污水處理廠竟然是座落於馬賽市立運動場的正下方地底。經由特殊的通風設計技術,整座處理廠可以在地底下運作,完全不會干擾到上方的城市生活。而處理過的污水則透過管線排放到海洋六公里深的地方,不至於污染海岸表面。

在這個水問題愈來愈嚴重的時代,關於水的處理技術早就成為法國對外輸出的利器。

以亞洲地區為例,一九九0年法國與印尼政府合作,在流域廣達十二萬平方公里的八潭河區域建立了整合性的水管理公司。他們不只興建水廠,還建立了當地「污染者付費」的水費管理制度,以及一間水資訊中心。

從澳門、中國的重慶市到馬來西亞的雪蘭峨州,法國的水管理技術已悄悄進駐許多亞洲地區的飲用水和工業廢水處理領域。

雖然法國企業的名字對大多數亞洲人而言仍然相當陌生,但事實上,一些公司如La Compagnie Generale des Faux、SOGEA、La Lyonnaise des Faux,都已經是跨足全球水處理的大公司,而且對亞洲市場也是興趣濃厚。

要知道水管理的全球市場有多大,由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法國La Compagnie Generale des Faux公司就可以看出;這家集團底下的各個水處理分公司,每年服務全球大約七千萬人,供應約三兆公升的飲用水,同時處理約兩兆公升的家庭廢水,管理足以環繞地球六圈的自來水管;當然,每年也賺進超過四百億法郎的淨收入。

可以預期的是,當下個世紀水的需要愈來愈多時,勢必有更多跨國水資源管理大軍進入那些無技術、無能力開源節流的國家,這是無法抵擋的趨勢。而從法國的經驗來看,先提高自身對水的要求,將是面對爭水世紀進可攻退可守最好的方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