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區黃金商圈的8樓辦公室,uitox全球行銷長黃文貴望著底下百貨商場,桌上擺的是各式各樣的星際大戰公仔。不論是天行者、黑武士、還是機器人R2-D2,彷彿都在宣告:全球商業也即將進入這場跨境電商的星際大戰。
跨境電商只是Amazon、阿里巴巴、eBay的天下嗎?在這場星際大戰中,有沒有台灣的角色與位置?黃文貴就像絕地武士,肯定說出他的答案:「當然有!」
「全世界有99%的商品沒辦法流通到海外,」他說,貨物出不了國,是因為遇上零售業的2個限制,第一是國界限制,第二是實體商店陳列空間的限制。即使是最大的實體賣場,頂多可以放置5~7萬種商品,但一個國家生產出來的商品,卻幾乎都是百萬件以上。
攤開全球電商地圖可以看見,有多少商品出不了門,就有多少商機。小小台灣,如何走出屬於我們的全球跨境電商之道?
黃文貴分析,現今國際電商龍頭大戰,多數都採競爭思維:要跨境,一定得自己跨,自己砸錢鋪通路、求曝光,千辛萬苦,也不願跟別人合作。
這個21世紀獨占的競爭商業思考,某些程度卻悖離了全球串聯開放的網路商機。
黃文貴欣賞東方哲學中的《金剛經》與《易經》,千百種品類的全球物流革命,一如金剛經「秒觀」的宇宙運行;各式各樣的消費者需求,又如易經裡的「變爻」,每秒都是千變萬化。其實跨境電商,就是把秒觀與變爻結合,讓全世界商品都可以貨暢其流。
當大家只想成就自我,黃文貴卻說,正因為他們先放棄了自己,才有機會和全世界做朋友,迎接了更大的商機;運用東方哲學,uitox在國際電商你死我活的競爭中,反而找到了一個全新的合作模式。
他們要建立的跨境電商模式,是要在10年內,選定全球100個城市,和當地流量前3大電商平台攜手合作販售。除了解決台灣產品上全球貨架的問題;全世界100個城市的前3大電商購物平台,透過uitox代理串接,也可以一口氣增加50多萬件台灣商品。
黃文貴曾計算,要支持一個百萬件商品的網購市場,至少需要500萬人口,而全球500萬人口以上的都市大約有100~200個;這些大都會區,就是uitox逐步插旗的路徑圖,首波選定台北、上海、新加坡三地啟動引擎,接下來還將擴及美國、紐澳、日本及其他東南亞等國。
促成品牌主、跨境平台、消費者三贏局面,這不只是全新的商業模式,更是帶著台灣品牌加入全世界99%新市場的機會。
當通路問題解決,台灣的星際冒險才真正來臨。只要你的商品有特色、高品質,整個世界都將成為等待你大展身手的舞台。
跨境第一步:你的商品夠力嗎?
進入了全球市場,不一定代表就能賺到全世界的生意。
當未來電商無分歐美、中國或亞洲,只剩下一個世界大市場,品牌主站上了巨人肩膀、看見世界,也代表必須有能力直接跟平台上的全球對手競爭。
要站得上這個世界級舞台,你必須一眼就讓消費者認出你是誰?你賣的東西有沒有吸引力?在uitox的跨境電商平台上,MIT台灣製的熱銷產品,很多都出乎想像之外。
明明到哪兒都買得到的牙線棒,為什麼偏偏在中國成為指定購買的暢銷品?原來是牙線特別堅固、有彈性又不易斷,口碑一出,造成團購風潮。
一片薄薄的面膜,為什麼在東南亞國家一推出就熱賣?除了面膜品質之外,搭上台灣美妝保養綜藝節目在當地暴紅的便車,只要節目裡介紹的商品,消費者統統埋單。
搶搭時尚趨勢、話題潮流,甚至是偶像劇炫風,都是可以讓品牌暴紅的祕密。與全世界的產品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你必須有清楚的產品策略定位。如何在平台框架下,說出自己的獨特故事?品質上,如何做到讓客戶百分百信任?行銷上,如何讓消費者一見就傾心?這些都是在做商品時要練的真功夫。
黃文貴話說得很直接:「Branding awareness(品牌知名度),你得自己來,」如何從世界市場脫穎而出、聚集忠誠消費者,最直接考驗的,就是台灣品牌主的商品力、洞察力與品牌力。
再紅的商品,如果品牌印象沒有深入人心,也只會淪為一時跟風,未來一出新品就被淘汰。好品牌是研發、製造、市場區隔到行銷口碑、服務等所有關卡加起來的總和;在進入世界舞台之前,請先問問自己:沒有深耕經營的決心與態度?你對自己的商品有沒有100%的信心?
如果你的答案非常肯定,那麼恭喜你,獲得乘坐這艘星際戰艦的登機證。
比巨人更大的祕密
99%的全球市場,是挑戰也是機會。過去品牌主即使看準新世界商機,心裡也明白:架個網站不難,難在接觸目標客群。國際電商平台一年光是花費在一個國家的行銷預算要數10億台幣,多數品牌主沒此重本,只能單打獨鬥,一個一個市場慢慢找通路、上架、求曝光。
但是現在,這些問題或許都能一次解決。如果你是品牌主,或許會好奇:這艘星際戰艦級的跨境電商平台,如何飛在所有巨人之上、打通跨境關卡,在台灣做全球生意?
1. 99%的市場怎麼串?
商品要賣到國外,多數品牌主會碰到3大問題,一是國際金流怎麼做;二是全球物流如何寄送;三是不同國家語言的障礙。
商品一旦上了跨境平台、和全世界做生意,也就代表著立刻產生國際金流的往來。多數品牌商最擔心的就是匯差與關稅,是否符合成本,會不會吃掉利潤?
定價也是個問題。定價策略會牽涉到幣值轉換、手續費、關稅、運輸費用等等,若沒計算清楚,即使商品大賣,也有可能成為賠本生意,愈賣愈賠。
黃文貴說,有了新的跨境新模式,他們與品牌主完全以新台幣定價,對台灣出貨廠商而言,可以清楚計算成本,不會因匯差或關稅吃掉利潤。所有的匯差或是其他交易相關成本,都是由uitox直接累加至海外商品的售價,並與當地合作網站結算,這也是他們的獲利來源。
物流方面,再好的商品,如果送不到客人手中,也是白搭。過去須考慮的運輸業者、清關、當地運送,甚至是在海外建置廠房的麻煩,現在,只需要從台灣發貨一次就能解決。
無論是直接寄倉,定時定量將產品出貨至uitox倉庫,或是確定有訂單後,經系統通知出貨至倉庫,黃文貴說,海外消費者一般在7天內能收到貨,若消費者反映未收到貨,他們也能直接查詢。
另一方面,多數台灣業者其實不是不知道龐大商機在Amazon、eBay或樂天、Qoo10上,但光是要翻譯商品名稱、文案就卡關。要突破語言障礙,uitox的跨境電商平台,語言翻譯、上架統統替你搞定,基本問題反映客服也替你解決;黃文貴說,uitox在全球13個國家皆設有據點並招聘當地員工,若有問題除了可問當地人員外,消費者也可以直接找平台總部處理。
2. 如何和無限通路結合?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與萬達集團創辦人王健林著名的一億元賭局:10年之內,中國網路能不能超越總體零售業50%的市占率?
三年後,王健林說,這場賭局看來已成了笑話。無論線上或線下,若沒有整合並進,都將走入死路。
進入全商皆電商、全電商皆全球電商的時代,下一步,品牌主該怎麼走?黃文貴的建議同樣是:未來業者必備的3條通路——實體通路、跨境電商平台、獨立網站,缺一不可。
虛與實、網路與門市、線上與線下,如果沒有「全通路」的思維,永遠都會受到局限與約束。多數品牌主的思維是,不同通路間彼此會互相競爭,但黃文貴認為,不同通路間彼此並不相斥,而是滿足人類的多重消費行為,無論目標是哪個國家,品牌主都應開始著手打造。
「蓋網站很簡單,找客人很難,」黃文貴解釋,找客人需要knowhow和錢,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品牌有自己的官方網站,還是要找有流量的地方上架;而uitox整合不同跨境電商平台的新模式,也正是提供所有品牌主們,更快速鋪展全通路的捷徑。
打造屬於台灣的星際戰艦
放眼世界:從吹風機、電冰箱到冷氣機,為什麼標榜「日本製造」就代表高品質?口紅、包包、高跟鞋,為什麼韓劇《來自星星的你》裡出現的每一項商品都大賣?無論是日本的哈日潮或是韓國吹起的韓流旋風──他們都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品牌」形象。
那麼,同樣屬於亞洲小國的台灣,是不是也能發展出MIT 的台灣品牌風格?
打造跨越不同國家、市場、文化、語言的超級星際級戰艦、一年有大半時間在各國談合作,黃文貴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讓所有出航商品,都成為形塑「台灣」這個品牌的優秀種子,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作為全世界代工王國,過去30 年來,台灣製造的商品從1980 年代的電風扇、自行車、運動鞋,2000年的3C 筆電、主機板、數據機,再到顯示器、數位相機⋯⋯,我們已是許多世界的隱形冠軍。
2016 年的現在,乘著跨境電商星際戰艦,我們有機會再次讓各種「台灣」MIT 品牌,透過電商新航道,再次被世界看見。這一次,不需要再花大錢求曝光、打通路;台灣將擁有全球叫得出的名字、通行全球的平台;對於我們一直艱困的國家品牌之路,或許,這就是前所未有的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