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想提早退休26歲就得規畫

年輕人存老本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16-01-28

瀏覽數 53,050+

想提早退休26歲就得規畫
 

小萍去年剛從中文研究所畢業,進到一家網路購物平台擔任網站文案的工作,月薪是2.8萬元。雖是社會新鮮人,但她想得較遠,拿到第一筆薪資就決定存錢理財,以為將來結婚、生子,甚至買房、退休做準備。

不過,她不太清楚如何投資理財,開始只以最簡單的儲蓄為主,每月扣掉生活花費及房租,努力存下5000元作為開始。她不知存了錢後還可以做什麼?有何投資的標的可以操作?又如果她想在60歲退休時,每月仍有4-5萬月的生活費用,那該如何規畫,才能實踐。

《30》專訪貝萊德投信董事長李豪(Leo Seewald),他談到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持續「待在市場裡(time in the market)」,而不是「擇時進出市場(timing the market)」。

更重要的是時間就是年輕人最大的本錢,愈早做理財投資,就愈能享受到收益報酬的好處。透過以下幾個困惑解析,可讓我們更清楚了解投資的法則,也給小萍一些投資理財答案。

困惑1 月薪不高,每月存個5000元,想出國旅行,未來更想結婚生子,但不知何時開始投資理財,有何建議?

答:何時不是重點,而是愈早開始愈好才重要。為何如此說呢?因為景氣都是上下循環的,景氣會上來,一些時間後也會下去。現在是賠,但也表示日後會賺錢,要緊的是待在市場的時間,而不是何時。當你愈年輕投入市場,你就一定能等到景氣的循環,這就是貝萊德集團總裁卡皮托(Robert Kapito)所說的,重要的是持續待在市場裡,而不是擇時進出市場。而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就是時間,更應趁早投入市場。

困惑2 我身邊的朋友都告訴我存錢比較實在,投資有賺有賠,更有風險,存錢至少可以保本,不會賠,是這樣嗎?

答:也對也錯。根據貝萊德2015年最新的調查報告,台灣人真的很愛儲蓄,握有現金。在各種資產占投資組合中,平均台灣人有5成4的資產是現金(見表5),更有趣的是,在25-34歲的千禧世代中,更有高達6成4的比率是現金,高過其他年齡層的投資者。

我要呼籲的是,年輕人不要放太多現金在銀行裡面,銀行的利率又不高,且會遇上通膨的風險,錢會愈放愈不值錢,真的不要放太多在銀行裡,存一些,其他做投資。

困惑3 哪些投資理財的工具較好?對年輕人較合宜的,有何推薦?

答:台灣千禧世代表示他們願意冒更高的風險來追求較高報酬,我也建議年輕人應更有本錢冒更高的風險去追求高報酬的投資。也就是說,年輕人可以選擇積極成長型的投資組合,預期參考報酬約在7%-8%,也就是新興市場股票或亞洲(日本除外)股票的產品。其次也可選擇成長型,參考報酬會落在6%-7%,也就是已開發市場的股票。以上兩類型的產品要占年輕人投資組合較多比重,而不要放太多在債券的產品裡。如果要避開風險,也可透過由專業經理人管理的多元成長機會的產品,而非單一個股的股票型基金。

困惑4 台 灣及全球2016的經濟景況似乎不佳,此時該如何做投資規畫?

答:雖然新年以來全球股市表現不佳,但根據貝萊德投信報告,歷史經驗顯示開市當天收黑並不代表整年表現,亞洲股市可望回歸基本面。貝萊德預期2016年全球商業、信貸和評價的週期不同步,市場波動性仍將升高,亞洲股市近期也將持續震盪,投資人不妨選擇以低波動指數為風險指標的亞太股票入息類型基金,低檔布局。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另一件事要強調的是,台灣年輕人似乎較為消極,這從3年前我就發現了這情況,會比全球的年輕人更為憂慮及退縮。可能是台灣經濟成長不高,也可能低薪等因素,都使得年輕人較沒有積極投資的念頭,這點是比較擔心的。

困惑5 我 已想到未來退休的事,如何規畫始能安心的退休?

答:台灣年輕人想退休的時間較其他國家早,千禧世代想在56歲就退休,比一般想在59歲才退休的人要提早了3年(見圖1)。更有趣的是,受訪者表示自己在26歲就會開始做退休的準備,更高於台灣平均的34歲(見圖2)。這說明了台灣千禧世代想早些退休,但又擔心沒有足夠的錢過退休生活,他們就提早啟動了退休規畫。

我觀察,年輕人很重視投資理財,他們的目的就是能存到一筆錢、財富能成長,同時也希望有舒適的退休生活(見圖4)。因此,年輕人投資不只為了現在,也為他們的將來。

建議是增加對退休準備的認識,透過年輕人熟悉的數位網路來了解投資標的,多方比較找出適合自己的產品。也可透過專業人士協助,讓投資結合你的生涯發展,做出短中長期的收益與需要。不論如何,趁早開始,即使一點點金額,做就對了。

困惑6 平日 工作繁忙,無法緊盯投資資訊,有何有效的方法來了解投資情報?

答:兩種有效的方法,一是透過網路。很多數位工具能方便投資人管理投資產品,這在台灣千禧世代投資人身上的使用比率很高,他們會大量使用網路及數位工具了解投資情報及相關活動,並搜尋比較商品,甚至下單,這是很方便的工具,台灣人用得很自然。其次就是委託專業人士處理,依調查目前仍只有1/5的台灣投資人有諮詢理財顧問。千禧世代更低,未來應多委託專業人士,可降低風險,也可得到專業的建議。

困惑7 人 說投資也是心理戰,有何投資心法給我參考?

答:不要太頻繁地進出市場,特別是基金,不像股票,投資方法不一樣。基金可以擺著2、3個月再去看一下,做調整的,千萬不要看著它下跌,就認賠,或是看它大漲就去贖回,這都不合適,擺長一些,投資效益才能顯現。記住,景氣是上下循環的,不要太在意短時間的波動,路遙知馬力,投資也是相似的事。

想提早退休26歲就得規畫_img_1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