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材質對話,與人對話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

吳沛綺
user

吳沛綺

2016-01-20

瀏覽數 4,550+

與材質對話,與人對話
 

無論是在上海世博台灣館環顧城市廣場竹編製的大樹造型,重溫傳統社會民眾聚集在樹下唱歌聊天的生活樣貌;或者是走進電影院,體驗金馬影展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中細膩刻劃的失智老人情感;甚至在人潮擁擠的捷運站,抬頭看見斗大的台北捷運形象LOGO《LOVE 台北》,用白底紅字的英文「LOVE」排列出中文「台北」的字樣;欣賞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歷屆系友的作品,總是能輕易感受到創作者對於人、對於愛、對於社會的關懷與情感。

輔大應美系為國內第1 間應用美術系,1984 年成立至今,已有29 年,有一個很美的教學目標是「真善美聖」,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做出為人服務的設計」。同學們從大二開始依志趣不同,分為金工產品、電腦動畫、視覺傳達和室內設計4 組,各組間可以自由跨組選課,透過不同領域的專業與實作課程,發展出自己的專長與作品。

金工產品:與材質對話,與外界對話

應美系第14 屆系友劉冠伶,現在是知名金工藝術工作室「草山金工」負責人,作品給人優雅、溫暖的印象,曾獲得多項大獎,還被列為國家永久典藏品。在遇見金工藝術之前,劉冠伶形容自己是個「不專心」的人,雖然喜歡畫畫,卻不知道能做什麼。直到大一進入輔大應美系,透過各種基礎課程嘗試不同領域的創作,同時觀察老師和學長姊的作品,才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向。

金工的有趣,在於能夠直接跟材質做對話,劉冠伶說,金工組3年的課程,幾乎都在加強同學的實作技術、以及對不同材質的運用,例如學習如何把金屬工藝建構起來,練習熔金、熔銀等不同材質等等。此外,老師也會邀請不同專長的藝術家來系上開設工作坊,使她逐漸認識金工並不只是戒指、耳環,還有很多藝術性的可能發展。

到了大四的畢業製作,老師要同學們思考的重點之一,是「作品完成後,能為人帶來什麼樣的服務」,甚至因此要同學去做市場調查。劉冠伶說,自己當時非常抗拒,認為創作就是要做自己的東西,為什麼要替別人服務?然而現在回過頭來看,才發現這個觀念不只受用,更對自己的創作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最簡單的『摸起來舒服』,就會讓人想要去買那個商品。」劉冠伶舉例,丹麥精品品牌喬治傑生(Georg Jensen)專門製作銀的容器,剛開始的源頭也是要做出為人服務的商品。秉持服務的心去做,就會讓消費者感到舒服,而應美系教給她最重要的一課,就是作品不只是為自己做,還要能跟外界溝通。

 

當年的畢業製作,劉冠伶最後做了一個會轉動的戒指,雖然笑著說「其實也不是很好戴」,但從那時開始,她的作品已經多了一份從人出發的思考與創意。現在,她自己開設工作室,在教導學生時,也同樣會要求同學在創作時思考這件事情。而第6屆應美研究所所友陳愷靜,也是受到指導老師啟發,將腰椎損傷患者所使用的輔具製作成兼具時尚與實用性的背架作品,獲得去年日本石川國際漆展入選肯定。

電腦動畫:motion graphics 自由運用

高中就開始接觸電腦動畫的王浩帆,在應美系大二時,理所當然地選擇了電腦動畫組。不過,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有更多元的運用,他除了在動畫組內學習各項技術,也同時選修了視覺傳達組的所有主修課程。現在的他已經是專業動畫設計工作室+AKITIPE STUDIOS 的創辦人兼藝術總監,專門做motion graphics(動態圖像設計)、電腦遊戲設計、頻道包裝等業務。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過去,台灣動畫人才畢業後大多是做角色動畫或廣告後製。然而在國外,有另一種大量運用的動畫形式是motion graphics;王浩帆解釋,graphics 是平面設計,而所謂的motion graphics 其實就是平面設計的一種延伸,當初他觀察到國外的趨勢,就直接把在視傳組學到的平面設計能力,結合自己原本的電腦動畫專長,以平面設計為出發點去做動畫,意外為他的公司接下不少品牌行銷和頻道包裝的案子,例如去年為Discovery Science 頻道製作的形象包裝《TheHuman Element》, 就得到了紐約Spark DesignAwards 的最高榮譽獎項。

「這裡最棒的地方,是我們永遠有很多選擇,」系主任陳國珍說,輔大應美系雖然在課程規畫上按照同學的興趣進行分組,但在課程選擇上給予同學高度的自由。學生在大一廣泛接觸各領域後,在大二選組後仍然可以加選其他組別的課程,即使對別組的專業技術沒有深入了解,還是會經常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人才,整個應美系其實就像未來職場上的縮影,讓同學們提早開始習慣未來的多元工作。

視覺傳達:多元交叉課程

視傳組的張國耀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當初也是純粹喜歡畫畫而沒有預設未來要走哪個行業,因此在來台灣前選填志願時,也同時填了師大美術系。他坦承,自己是在進了輔大應美系後才發現這裡強調的是「設計」與「應用」,和走純藝術創作的美術科系有滿大的不同。

「在這裡,課程的涵蓋範圍比較廣,每堂課要學的內容也比較多。」張國耀說,視傳組的課程主要偏向平面設計,雖然課程數量相較其他3 組比較少,但相對來說範圍比較廣泛,每堂課的內容也相對多元。

視傳組的學生要學習的東西包括品牌、廣告、編輯、文案等,在如此廣大的領域下,系上強調的是基本功夫的訓練與教學,例如電腦繪圖的能力以及平面設計概念等,透過跨組選修,同學也有機會能與其他不同領域的創作合作,例如做包裝、展示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