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深深的傷口流出的血沾染整件衣服的每一角。破碎不規則的圖騰碎片是受傷後的傷痕。籠罩在外的是如同鋼鐵般強硬的防護,保護傷得琳瑯滿目的軀殼。儘管時間會沖淡一切,身上的疤痕永遠都在,提醒曾經的痛;隨著年紀增長,能改變的是那不易突破的外牆,不易侵入的內心。」
可以感覺述說這段文字的主角,曾經歷了一段令她傷心欲絕的事,這件事看來不易忘記,「那個疤永遠會在」,但主角告訴自己要學會堅強,築起保護的牆,以防下次再受到攻擊,至少不要再傷心了。
看似一段抒情小說,但,它卻是一個活生生的故事。台南應用科大服飾設計管理系一年級學生梁瑜芬用這段故事作為創作素材,設計成一件作品,參加由新光三越舉辦的2015 青年設計大賽,獲得入選。「沒錯,這是我失戀的心情故事,」梁瑜芬說,主題就叫:「堅強」。也許自己正好失戀了,讓她創作靈感格外豐富,獲知有此比賽,她想試試自己的能耐,就畫圖、動手做,沒想到竟入圍了。
高職念的也是服裝科的她,誤打誤撞進到服裝的世界。「對國中家政課縫縫剪剪有興趣,選科系時也沒多想,就填服裝科,沒想到真的考進去,」帶些青澀臉孔的梁瑜芬說。
進到服裝科後才發現,縫縫剪剪只占一小部分,繁重的課業讓她在設計創作上,沒有太多的發揮。「高職較重視學科,常是趕進度就沒時間了,」她說。
進到科大後,她發現變得不一樣,重視實作,也重視創意,讓她有時間可以思考,有空可以去「天馬行空地想像」。特別是老師不再以升學為前提,而會拉大他們的視野,帶著他們去看國際大師的服裝作品,或看秀展影帶,一起討論。
另一好處是圖書館資源豐富,最新的設計雜誌或服飾雜誌都有,能與世界接軌。「我可以一整天都泡在圖書館裡,一本接一本的看大師的設計及剪裁,」她說。
科大老師會花更多的時間與學生討論,她說,當你提出一個想法,老師不會說「這不可能做到」,反而會一起跟你想辦法解決,這是很好的創意發想空間,沒有界限,沒有圍牆。梁瑜芬坦承獲得青年設計大賽入選是很大的鼓勵,也給了她自信,她會更努力去創作,去實踐成為一名設計師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