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第二人生,你可以這樣選

攻頂了,然後呢?

成章瑜
user

成章瑜

2015-02-03

瀏覽數 11,050+

第二人生,你可以這樣選
 

步入36到45歲,到了人生的巷子口,很多人會不自覺停下來,一路衝鋒陷陣的自己,頓時很迷惘,孤獨自問:「我之前走的路是對的嗎?」、「我的人生還有第二種可能嗎? 」

很多人都被電影《 白日夢冒險王》觸動,片中的主角華特米提(Walter Mitty),就是一個平凡、每天記帳的42歲上班族宅男,他的職銜是美國《LIFE》雜誌底片資產部經理,別以為他的生活一定多采多姿,每天一上班就鑽進地下室工作的他,命運跟地下街鼠一樣,完全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如果不是因為弄掉了最重要的封面底片,華特米提不可能走出LIFE大門,追到絕不可能踏足的格陵蘭,看見冰山壯麗的北極,更不可能登上神祕的西藏高原。做了一輩子的生活雜誌,在最後一刻他才理解LIFE雜誌真正的座右銘:「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人生都會遇到無數道牆,但究竟是什麼框住了你?什麼時候你開始忘記做白日夢?什麼樣的害怕讓你忘記了冒險?

你的人生即將進入下半場,很多人反而面臨中年危機,觸動你的問題是,除了工作以外,你的生命意義究竟是什麼?做什麼事你才能快樂?

人生的第二曲線,不得不提全球興起的「組合式人生」。

「組合式人生(portfolio life)」,是全球知名的組織管理學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進入第二人生的你,必須要有4種組合式人生思考:有薪工作+家庭工作+義工工作+學習工作。

我們總是習以為常,全心投入「有薪工作」,但韓第認為那樣的人生太無趣了,我們忘記了工作是為人生而活,不是只為五斗米折腰,每一段人生應有不同比例的重點:譬如工作10年休息1年去做志工;35歲的「家庭工作」比例變重;40歲要開始想如何規畫你的第二人生。

第二人生最重要的關鍵在學習,學習找一個均衡有意義的生活,想想你對什麼有興趣?想要搞懂什麼專長?在internet網路時代,現在有很多不花錢就可以上的國際名校,從前眾人夢寐以求才能上的哈佛、MIT、史丹佛、劍橋、牛津等,現在都已有免費的線上課程,你可以根據你的喜好自由在網路上選課。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這些全球線上大規模開放課程分為兩種,一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需要簡單註冊,就可以自由選課,但必須以英文聽課;二是以麻省理工學院為始的OCW(Open CourseWare),有數千部以上的公開課程,並已翻譯成中文,你可以觀看影片的形式線上學習。

以下,我們特別推薦第二人生需要準備的5門學程:1.職場溝通36計;2.第一次當PM就上手;3.挑戰經營一間公司;4.數位行銷,讓數據說話;5.創業,讓新點子變商機。

當然你也可以到以下兩個網址:

MOOC:coursera(www.coursera.org)

OCW:網易公開課(open.163.com)

找出你自己想要的新方向,從哲學、思辨、電影、音樂,甚至到廚藝或園藝,都有免費的國際課程,啟動你的第二人生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