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9個你必須知道的備審小撇步

東海建築系達人傳授》

林玲瑩
user

林玲瑩

2015-01-30

瀏覽數 4,500+

9個你必須知道的備審小撇步
 

好想進設計科系!把夢想化為現實,就從書審資料開始。書審資料是教授篩選學生的第一關,如何在厚厚一疊資料中脫穎而出、讓教授一眼命定?

首先,找出自己的記憶點,設計科系歡迎「不一樣」的學生,別害怕呈現你的獨特想法,從版面設計到主題定調,只要能清楚地呈現,就會讓你的資料在書海中跳出來。

現在的設計師不同以往,表達能力很重要,你能不能去蕪存菁,展現18年來最精華的經歷和作品?光是用書面資料,就讓教授感受到你的熱情、獨立思考與個人觀點呢?

《30》以東海建築系上榜生陳新璇、林舒婷經驗談為例,從版面編排、內容呈現兩大方向列出9個小撇步:

版面編排

拋棄固定格式吧!創意、主見就是你的武器。東海建築系系主任邱浩修直言,假設教授眼前有10 份資料,只要有1 份的做法和表現方式跟其他人不同,馬上就會跳出來。但切記不要太貪心,加入過多個人事蹟和作品,而使內容顯得雜亂無章。畢竟,教授的眼睛是雪亮的,從版面編排就能鑑定你的美感及不及格。

1.簡潔至上

版面簡潔是第一要務,練習「減法」,一頁只傳達一件事或同一個主題,也不必交出厚厚一本書,記得!給教授閱讀的呼吸空間。

2.留白也是一種藝術

適度留白帶來的俐落感,有助營造個人風格。學習用精準的文字介紹自己或說明作品,教授也能從中看出你的表達能力。

3.來個主題包裝

精實的內涵也需要妥善的包裝才能被看見!為你的書審資料訂定一個主題、主視覺吧!讓教授感受你的創意與認真,也展現你的企畫能力。現在的設計師不只是埋頭苦幹,更需要練習向外界推銷自己的理念。

4.排版、構圖有Sense

魔鬼藏在細節中,不是只有立體作品才能看出有沒有念建築系的潛力,版面處理與布局、文字編排、 攝影取景、構圖等,從2D到3D,你的作品都可以用來表現你適合念建築的能力。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內容呈現

好好寫出申請動機、對於該設計領域的了解或觀察,讓教授感受到你已經做好準備、有非xx 系不念的熱忱。接著,設法展現自己的獨特性,

別怕與眾不同,大膽提出自己的主張,獨立思考是設計人的必備能力。

5.記憶點在哪

在厚厚一疊書審資料中,平均每份閱讀時間不到1 分鐘,如何讓自己脫穎而出?答案是:給教授一個記憶點。東海建築系大一新生林舒婷的做法是:手繪自我介紹,並在旁邊用呢喃的方式點評自己,展現她坦率的一面。

6.說出一個非你莫選的理由

利用書審資料進行自我剖析,講清楚為什麼你要來申請這個科系,以及這個科系為什麼要錄取你。

7.深化你的生活觀察

要成為建築人,比起作品,生活觀察更重要。對教授而言,作品只是呈現你的基本美感,你更應該在書審中提出對生活的觀察、感觸與反思,讓教授看到你是能獨立思考、有主張的人。

8.社團幹部展現統合力

別小看社團經驗,設計需要通才能力,東海建築系陳新璇就拿自己同時兼任熱音社美工、教學兩個幹部為例,「暗示」教授自己具備統合能力。如果沒有擔任幹部也無妨,至少讓教授知道,你不是只有埋頭讀書,對其他事還是有熱忱跟好奇心。

9.接Case 看協調本事

設計師與藝術家不同的地方在於:設計保有個人創意點子的同時,也要符合業主的要求。提前在書審資料中展現這項能力,譬如學生時期接洽過哪些case、個人的溝通過程與心得,告訴教授:「I am ready!」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