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松浦彌太郎:Hello、Bonjour、你好

如何打開國際視野?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4-11-28

瀏覽數 6,400+

松浦彌太郎:Hello、Bonjour、你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當世界向你走來,你做好準備了嗎?

1920年,是巴黎的黃金年代。當時美國出身的小說家海明威,以報社特派記者身分前往巴黎,靠著流利的法文融入當地人文薈萃的沙龍網絡,結識不少盛名作家,奠定後來書寫創作志向,在巴黎寫下第一部小說《妾似朝陽又照君》,開啟了往後《戰地鐘聲》、《老人與海》的創作濫觴。

30年前,世界經濟強國換成美國,在這裡,只要肯打拼,就能成就美國夢。當時年僅18歲的松浦彌太郎獨自離家遠赴美國,語言不通的他,從學英語的思維過程中,找到自己對「成功」的詮釋。後來他不僅編製一本讓讀者擁抱幸福感的雜誌《生活手帖》,更以工作、生活均衡的人生態度,映照出東方忙碌社會下的內心渴求,成為亞洲理想生活實踐家。

再把時間拉近,就在10月底,Facebook創辦人佐克柏(Mark Zuckerberg)前往北京清華大學,全程以中文演講。身為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1 兆元)企業老闆的佐克柏想透過語言,學習、了解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企圖不言而喻。

語言不是炫耀能力的工具,它不只是溝通利器,更是認識世界的方式。海明威、松浦彌太郎、佐克柏分別是小說家、生活實踐家、企業家,他們身處的年代、身分各不相同,卻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透過第2 種語言探索新世界,然後讓想像的翅膀盡情飛翔,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

2015 年,開拓國際視野、變身世界公民的第1 個生活提案,就是學習新的語言能力。如果你需要,如果你嚮往新世界,學語言是開啟世界之窗的第一步;學幾種語言,就能激盪出幾種不同的生活風格與思考方式。

可別以為自己學會英語就夠了!在未來時代,全球共同語言將不再只有英語,松浦彌太郎在最新出版的書籍《Hello、Bonjour、你好》中建議,除了英文外,最好還能通曉歐洲的「法文」與亞洲的「中文」,同時了解這3個國家的長處外,還能取得他們優異的智慧與教養,「如此一來,無論行遍全球各地,都能從容應對工作與生活上的需求。」

Hello跟美國大蘋果學挑戰精神

如何學英語 製造使用英語交談的機會;模仿外國朋友的說話方式;將眼界放大到海外,思考到國外工作的可能性。

學語言最有趣的地方,不是學會「溝通」,也不是能「逐字翻譯」,而是張開雙臂,如海綿般吸收生活智慧與知識。

松浦彌太郎第一次全然吸收新語言的經驗,要從18歲出走日本,踏上美國追尋自我說起。當時他自覺無法融入日本社會,選擇到充滿自由精神的美國重新出發。在美國,他體會到美國人多元文化下對異鄉客的包容,與對努力奮鬥的人,如何積極加以支援與鼓勵。

要深入美國式的成功哲學,可以從卡內基著作《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uence people》窺知一二,這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書籍之一,也是學習美式思考的經典案邊書。

美國的傳統精神就是可以平地造夢,許多擁有偉大志向的追夢者幾乎都是從零開始;經歷很多失敗、接受各式挑戰的人,即使沒有贏得金錢或名譽,同樣值得尊敬。

松浦彌太郎回憶美國生活,「從來沒人對我說過『你這年輕小伙子怎麼淨說夢話呢?』」鼓勵具有志向、充滿挑戰精神的人們,就像件理所當然的事,只要勇敢說出想法,通常美國人的反應都是,聽完話後會適當回應:「這樣的話,我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你可以去那裡試試,那個人應該可以幫你」,來表達支援態度。

Bonjour跟著法式生活感受優雅風格

如何學法文 試著書寫法文詩與散文;活用YouTube從影片學發音、文化;利用紙卡創作故事,訓練寫作、傳達能力。

不同語言背後,文化思考脈絡也不一樣。學語言時,文化交流最重要,融入當地文化、交幾個在地朋友,透過語言進入另一種文化氛圍。

松浦彌太郎造訪巴黎時,對語言的民族性有很深刻的體悟。在法國人身上,他看到東方社會最缺乏的生活態度:認真工作,努力玩樂。

「Art de vivre」是法國人聊天時常說的一句話,也是法式優雅的核心精神,意思是「享受人生的方法,以及品味人生的方式」。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法國企業的員工,每年約有5週的假期,因此許多法國人會在7-8月期間休假一整個月,對他們來說,這是身心重新啟動的充電時刻。為了迎接長假,法國人在其他的11個月中其實都是早出晚歸,非常努力認真工作;多數人平常也會盡可能以簡樸心態過日子,再依據個人收入規畫出最有意義的假期。

此外,法國人也相當重視晚餐,一頓飯吃下來超過3小時很稀鬆平常,而且與天性喜好理論的法國朋友交談,經常會演變成相互議論的局面,在針鋒相對中,才能襯托出法式家庭料理的美味。

松浦彌太郎認為,為了能夠好好玩樂,就必須先盡力把工作做好,正是「Art de vivre」想要傳達工作與生活平衡,才能品味人生的精髓。在接觸法式文化過程中,他感受到,有意義的度假、擁有私人時間,以及懷抱玩心愉悅生活的人,思考力比較有彈性,還能激發出更多創意,反映在工作表現上,也會比較突出。

「能夠享受自己人生,過著多采多姿生活的人,才能夠完成高品質的人生。」松浦彌太郎說。

你好跟著中華文化學人生哲思

如何學中文 先掌握中文文法與語彙,再學習地方性詞彙;閱讀村上春樹中文版。

從小說學著中文長大的我們,早就習以為常其中的文化教養,透過中文,我們還能學什麼?或許慢慢遺忘疏忽的古老哲思,是2015年生活提案中,最能面對全球化變動的心靈淨土。

在華人社會裡,該如何生活與避免紛爭的智慧,長久以來被視為最重要的學問之一,像是作為華人與東洋社會根基動脈的老莊思想,講的正是從人性中如何去避免對立與情感衝突。

松浦彌太郎常思考,現今伴隨經濟成長,社會也急速變動下,出現許多極端的情感表現或不可思議的行為,如何解決這種情況?如果回到個人領域,又該如何「以人為本位」生活?

他從老莊思想中體悟,不要只是一味追求物質生活的豐裕,如果能適當避免激發欲望的事物,就不會產生混亂的心智。學習中文的好處是,可以直觀過去5000年中華文化的智慧結晶,透過學習古代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轉化為人們多樣性與魅力的養成要素,「一定會對全球化的工作趨勢,以及如何在漫長人生中從容應對變化,產生很大的幫助。」

獨家專訪Matsuura Yataro

很多人說台灣現在很悶,年輕人出路不知道在哪裡?

日本《生活手帖》總編輯松浦彌太郎在專訪中提出,網路串起不同國家的全球化社會也在成形。在明年度你的生活提案裡,你應該有3個思考,就是要學會「Hello、Bonjour、你好」,英、法、中三國語言背後的邏輯思考,因為一個全新的大航海時代已經開啟,你必須用全球化的獨立思考,成為一個可以自由移動工作版圖的人。

當你還在思考為什麼島內食安風暴不斷、薪水停滯不漲,想找個工作也沒著落時,在這些問題背後,一個經由網路串起不同國家的全球化社會也在成形。

在哥倫布的航海時代,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大步跨出國界朝未知挑戰;但現在這個全新的大航海時代,卻是把世界送到你面前,不管你願不願意,你的同事、夥伴、客人、朋友已經慢慢變成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自由人」(International freemen)輪流擔綱。

你一定會問,到底是加速人生惡化的危機,還是將全世界納入能從容移轉工作版圖的轉機?

松浦彌太郎說:「當大家已經意識到要面向更廣闊的世界,朝這個目標前進,成功的機會自然增加。」

追求國際化視野是松浦彌太郎的解方,只要願意打開膽怯的心防,隨時可以揚帆出發。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