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會是穿戴式裝置的時代!」Misfit創辦人Sonny Vu充滿自信地表示。近幾年,穿戴式裝置一直都是創新科技的寵兒,但因找不到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距離普及使用仍差這麼一步,不過科技並不會因不熱賣就原地踏步,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思維成主流,穿戴式裝置,正式進入2.0 時代。
Wearables 2.0
智慧手機的發明,串起所有電子裝置,現實生活就是網路(Internet of Things),穿戴式裝置概念也因此有了變革。相較Wearable 1.0,2.0 最大特色,就是將重心放回使用者。以往穿戴式裝置以塑膠製成強調功能性,用來監測(sensing)身體狀況,監測到的數據回傳至平台即可;它就只是「裝置」,美感跟舒適不那麼重要,運動員客群為大宗。但現在則強調舒服,材質以皮革或軟金屬為主,使用者能穿得久為最高準則,將商品化作「生活」一部分,把更多族群拉進來,像智慧衣或是運動手環都是2.0 代表。Sonny Vu說,一個好產品須同時兼具「可穿性」、「長時間使用」和「多人埋單」。從觀察人們穿著,思考科技用在何處,設計初始想好怎麼量產,絕不邊做邊改,最後做出讓使用者感到舒適的商品。顛覆要使用者適應裝置的邏輯,連接智慧手機,不熟科技的人也能快速上手。「激發使用動機」(High Motivation)和「方便使用」(Easy to Use)兩個核心概念,是wearable 2.0最大特色,跟過去iPod系列友善的使用者介面相似,是否能如法炮製成為市場領頭羊,開發者無不樂觀以待。
把夢做大
健康關切所有人,穿戴裝置多以此著手,但不表示因此被侷限。Sonny Vu認為穿戴裝置核心功能是監測,可運用在身分確認或環境監控等,只要敢把夢做大就有可發揮的空間。荷籍設計師阿科斯蒂傑克(Borre Akkersdijk)的BB裝(BB suit),結合織布機和3D 列印,把銅線和人造纖維織在一起,接上晶片,整個人就是行動熱點。Sonny Vu預言2024年,穿戴式裝置將成當紅炸子雞,有些引領潮流,有些黯然退出,但「實用」(Utility)絕對是讓開發者在紅海廝殺中存活的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