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口,就是13億人的商機!」 這是中國現作外帶式茶飲第一大品牌CoCo 都可茶飲大中華區營運副總邱奕錦看見的好機會。
邱奕錦原是電子業新貴,曾在宏碁、宏達電、鴻海等知名公司任職,接觸的客戶多是來自美國、歐洲、亞洲等全球前500 大公司。但他愈來愈清楚電子業代工者的宿命,從高毛利到現在保2、保3 都保不太住的困境,他決定勇敢轉換跑道,轉進全新的中國茶飲料新戰場。
「看對產業、選對公司、跟對老闆!」這是邱奕錦在轉換工作時,堅持的「職涯三對」法則。聰明的工作者一定要跟著產業趨勢走,站到浪頭上,才能不被後浪吞噬。
3 年前,他嗅到中國經濟產業版圖的微妙轉變:個人消費服務業取代過去製造、科技業,產值飛奔成長,尤其以餐飲業來說,年成長高達18%,是GDP 發展的2 倍,成為國民經濟中的績優生。
長江後浪推前浪,邱奕錦說,「你一定要掌握時代的趨勢」,找對產業確保自己未來10 年好光景,否則在中國工作一不小心就會被淘汰。
首選》企圖心強的連鎖服務品牌
服務業包羅萬象,不像電子業有專業的進入門檻,該怎麼挑選東家和機會?
「先挑有強烈發展品牌企圖心的公司!」邱奕錦說,中國幅員廣大,想要擁有長期成長曲線,一定得挑有品牌與連鎖能力的現代餐飲企業。
CoCo 能讓他大膽轉業,就是因為邱奕錦觀察到,CcCo 做的雖是最普通的現作外帶飲料生意,卻早已和台灣傳統「賣涼水」概念大異其趣,而是能體現品牌培育、連鎖經營、技術創新跟科學化管理的企業。
畢竟,光是要把中國各地販售的飲料味道做到一致,就考驗你能不能在原料、物流、服務、管理、研發等方面都做到完美整合,當中蘊含製造業、服務業、流通業的專業精華,「背後的細節才是服務業的真正know-how,門檻相當高。」
邱奕錦建議,中國服務業正處於攻城掠地的階段,有這方面專長的人,可以到中國找舞台,隨著品牌成長,未來甚至都還有到歐、美發展的機會,歷練與國際觀都會跟以往大不同;即使是服務業新手,也能透過1-2 年的培訓,爭取到外派機會,一般外派人員薪資、福利,年薪都超過百萬水準。
另外,服務業還有個優勢,就是內部創業。CoCo 在中國採取「區域加盟」制度,人口 100 萬左右劃為一個區域,授權開店,如果你在業內已有很好的歷練,也可利用加盟創業機會,自己當老闆,循內部創業的軌跡,不再賺打工錢。
禁忌》放下優越感,不輕易評斷別人
台灣人在中國從事服務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優越感太高。「服務業是做人的生意,在不了解前,千萬不要輕易評斷別人。」邱奕錦建議,很多台灣人認為自己在服務業方面的經驗比較豐沛,一看到不及格的服務,就會跳出來指責糾正,但最好的方法,是放下過去傳統既定的思維模式,了解文化上的差異後,再做溝通判斷,往往這樣才能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邱奕錦認為,台灣人和大陸人都一樣,台灣人並沒有比較好、比較厲害;很多人在中國工作陣亡,就是以為只有自己厲害、有優越感,守著傳統既定的思考模式,卻忘記打開心去多聽多看,如果你不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找出最佳的想法融會貫通,最後優勢很快就會被學走。